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合肥城市专题-营城惠民-全球科创新枢纽 > 正文

合肥“赌”城再出手,押宝低空经济,从改造一个世界最大城市公园开始……

2024-07-10 16:2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记者 巩持平

1.png

记者在合肥骆岗公园里闲逛,似乎进入了另一个“次元”——

想去下一个打卡点,可以乘坐无人巴士,车站停靠,扫码上车;走得累了,想买瓶水解渴,不多时便能等来一辆无人售卖车,招手即停,扫码开门,取货后自动扣费;若看到四四方方、大约1平方米的直升机索降点,可以点个外卖,歇脚的工夫,奶茶、炸鸡便会“从天而降”……

游客们都没适应这样的“无人”场景,不时发出惊叹,“这车没人开,自己在走!”“直升机送外卖,有人遥控吗?”

这些年,合肥骆岗公园经历过多重身份。1977年,骆岗机场启用,后升级为国际机场,成为合肥的空港门户;2013年5月29日,最后一架飞机降落骆岗,机场正式谢幕;2023年9月,作为第十四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主会场,骆岗转型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现在,天上无人机、地面无人车、水里无人船,骆岗公园又承担起建设合肥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区的任务。

骆岗几次“变身”的背后是合肥城市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深度考量。合肥的江湖名声很响亮,被称为“最牛风投城市”,也有人叫它“赌城”。新一轮城市较量,合肥押宝低空经济,骆岗公园是一个窗口,看得到整座城市的勃勃雄心。

这次,合肥又“赌”对了吗?

2.png

骆岗公园仍保留了机场航站楼。

骆岗示范

骆岗公园此前是一座机场,这段历史从很多地方都看得出来。

航站楼得到保留,上方“合肥”二字仍然挺立;机场跑道和停机坪原先是水泥地,现在都种上了绿草,叫“梦想大草坪”,仍然宽阔平坦;全向信标塔得到抬升,高约60米,成为骆岗公园富有科技时尚感的新地标。

1977年底,合肥骆岗机场建成启用,高峰期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00万人次。在老合肥人心中,骆岗机场集结了一代人的城市记忆。有的老人还记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上的合肥地标就是骆岗机场航站楼。

因为城市扩张,原本位置偏僻的机场渐渐占据了靠近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不远处,高楼大厦一幢幢拔地而起。2013年5月29日,随着最后一架飞机降落,骆岗机场的使命落幕。

此后10年,机场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是推倒重来,再造一座新城,还是沿袭城市地脉的风物、基因与记忆,加以改造利用?有人建议骆岗干回“老本行”,用来发展通用航空,有人建议建设大型主题公园,还有人认为,应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写字楼和高端住宅。

直到2023年,第十四届园博会开幕,骆岗机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

按照公园运营的寻常思路,一般通过丰富业态入驻、经营空间出租赢利,骆岗在此基础上尝试创新做法。“在设计之初,我们便计划招引科技企业入驻,展示最新产品。”合肥滨湖科学城城市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说,“通过骆岗公园,希望大家认识合肥的‘科里科气’。”

“无心插柳柳成荫”,转型后的骆岗公园成为低空经济和无人驾驶相关产业难得一遇的理想试验场——

老机场的优势还在,周边空域干净,没有高层建筑,没有学校、党政机关、加油站等,停机坪和跑道又足够宽阔平整,起飞的阻碍不多;公园位置靠近市区,也是合肥新生的网红旅游目的地,人流量足够大,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条件。

3.png

骆岗公园总体规划展示。

去年9月,杭州无人机企业迅蚁科技迫不及待在骆岗设立运营点。早在2019年,这家企业已拿到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城市无人机物流试运行牌照,编号0001。迅蚁派来2名员工和4架无人机,专门配送外卖。合肥城市经理是“00后”小伙子闫宝林。

渠道搭建很不容易。用餐高峰期,现有外卖平台出餐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再配合无人机送外卖?一开始,几乎没有商家愿意入驻迅蚁的下单系统,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园运营方都来帮忙协调,外卖配送得以顺利开张。

定价也有些麻烦。入驻骆岗公园后,迅蚁用无人机配送外卖每单大约为9元。闫宝林说,“飞机索降飞过去,我们也过去跟顾客聊,有的说一杯奶茶10元,配送费就要9元,太贵了。”

另外,目前外卖配送仍要“费”人。骆岗公园内,入驻无人机外卖配送平台的商户大约10家,顾客点单、外卖出餐后,得由工作人员送至无人机能够降落的起降台,也叫靶标,将外卖挂载上机,再分发至各个索降点,外卖盒子通过空降绳索抵达地面。若要无人机直接取餐,每家商户门口都要建起降台,很难实现。

不过,对于迅蚁来说,这些是正常情况,也是宝贵经验。“重点是运营模式的摸索,成熟后推广,以在人流密集的区域更好实现无人机配送业务的商业化。”闫宝林说。

以索降模式配送,骆岗公园是迅蚁首个落地运营的点位。骆岗公园共有17个无人机索降点,到现在,共配送外卖将近1500单,节假日是高峰期,单量每日将近100单。

4.png

迅蚁在骆岗公园中的无人机物流枢纽站。

骆岗公园逐渐热闹起来,投身这个试验场的不仅是迅蚁一家。

安徽企业中科星驰累计投入14台车辆,包括4台无人驾驶观光巴士、4台无人清扫车、6台无人售卖车,开展日常运营。无人售卖车最受欢迎。清明节假期几天,售卖车内商品的销售额有900多元,若按照每瓶矿泉水2元计算,6台车完成了400多单交易。

亿航每天在骆岗公园进行飞行测试,游客纷纷驻足,仰着头拍照观看。商业化尝试也在积极谋划中。未来,骆岗将会开通园内航线,建设两个“空中的士”枢纽,功能类似地铁站,游客可买票乘机,高空俯瞰公园全景。

到时,有了多种“黑科技”加持,骆岗公园作为合肥城市新地标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5.png

中科星驰投放在骆岗公园的无人驾驶观光巴士。

6.png

中科星驰投放在骆岗公园的无人驾驶观光巴士内部。

合肥速度

这么多企业为何都找到骆岗公园?

低空经济发展初期很不容易。比如,很多零件都需定制,一些工厂不愿另外采购装备,有时无人机生产企业需要自掏腰包。关于产品的行业标准也不清晰,只能单机进行测试和验收,民航局派出工作人员常驻工厂,一台一台测试和验收。直到现在,在相对成熟的工厂,每年产能不过几百台。

飞机能造出来,还得能飞起来。我国管理空域的主体单位不仅是地方政府,向军队和民航系统报备过审是“起飞”的先决条件,需要协调各方意见。

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在全国范围寻找能飞的城市。大家对载人的无人机产品不太信任:“这就是一架无人机加了几个翅膀,安全吗?靠谱吗?”

在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无人机起飞的阻力更大。新型的低空产品和传统飞行器存在竞争关系,功能可以替代,并且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较低、运行所需空间更小,优势明显。接纳新生事物,意味着加速传统优势的衰落,一些地方比较犹豫。

况且,“飞行的士”仍在“襁褓”中, 无论是规模化量产,还是商业化运营,都不成熟。一位企业负责人参加过几次不同地方组织的专家论证会,虽是第一次见面,几位航空工业专家听完背景介绍,毫不客气地指出,“你们今年肯定拿不到证。”

合肥的信任难得可贵。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家行业领先的无人机企业确定落地合肥时,双方 “搭上线”不过5天。合肥代表团第一次到企业总部考察,便当场亮明态度,“欢迎来合肥,暗恋你们很久了!”

“赌城”下注

“暗恋已久”不是说说而已,背后是合肥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长远布局。

合肥市发改委内部,流传着一本战新产业推进的“百宝书”,叫做“三图四表”。

“‘三图’分别是产业链布局图、全景图和施工图,‘四表’包括产业链重点企业表,研发机构表,招商对象表和行业协会表等。”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给记者展示,几条关键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重点企业都被登记在册,实线框住的是已经引进的企业名,尚未落地的企业则用虚线框表示,而研发机构、行业协会是潜在的“媒人”。

合肥产业链的建链强链补链,只需按图索骥。信息经常更新,去年,不少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如合肥所愿, “由虚向实”。

7.png

亿航EH216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骆岗公园进行飞行测试。

在外界看来,押宝低空经济,合肥又“赌”了一次。

关于合肥的“赌城”名号,故事很多。2007年,合肥为了让京东方项目落地,承诺以财政兜底为项目筹集资金90亿元,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2017年,合肥把目光转向存储芯片,拿出100多亿元,和北京兆易创新成立合资公司长鑫存储;2019年,合肥再次出资,用70亿元成为蔚来汽车的“救命稻草”。

其实,合肥并非在“赌”,而是抓住了两大机遇。

2005年至2010年,合肥提出“工业立市”,抢抓第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时机。2010年,京东方六代线投产后,不仅结束了中国大尺寸液晶面板100%依赖进口的局面,还吸引了不少上下游企业来配套集聚,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都在此时打下了基础。

2015年至2020年,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合肥再次站稳赛道。现在,合肥共有6家整车厂,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74万辆,今年可能达到120万辆——产业链上的项目仍在不断落地,前不久,福耀玻璃的生产基地在合肥肥西开工。

回过头看,合肥几次“下注”都有相似逻辑。通过引进链主企业,逐步完成整条产业链的落户,这几乎成为一种“合肥模式”。

这一路径行之有效。看去年的数据,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产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达到54.7%,而在其他城市,这一数字一般在34%到43%之间。2023年5月,陈思所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成立,专门“陪伴”相关企业成长。

8.png

亿航EH216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骆岗公园进行飞行测试。

合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前瞻布局五大先导产业集群,空天技术位列其中,而低空经济则是当下最热门的赛道。

合肥还有另一张“科创”王牌。2022年11月,我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在合肥挂牌成立,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的建设和研究重担通过这一机构落在合肥,同样涵盖低空经济领域。

两相碰撞,激发出新的灵感,低空经济成为合肥瞄准的下一个目标。无人机制造产业链很长,其上游可拉动材料、机载设备、航电、电池、电机等产业,下游则涉及低空观光、城际交通、城市救援、飞行培训等服务应用。而引进亿航、迅蚁等行业领先企业,是合肥一早便计划好的先手棋。

低空之城

不过任何投资决策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低空经济目前方兴未艾,今后能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是未知数。合肥早已懂得这个道理,“投资不只是一时选择,我们一直在‘陪伴’头部企业成长。”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肥组建低空经济发展专班,专门为企业解决问题。每两周开一次会,专班直接向市有关领导汇报工作。会上特别关心没做成的事情,谁在做、怎么做的、什么原因、下一步打算、工作落实时间点,专班都得交待得清清楚楚。

无人机造出来不难,飞起来挺难,最难的是飞出经济业态。正因如此,“飞”出骆岗公园示范片区,继续在全市乃至全省开拓应用场景成为目前合肥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

比如,迅蚁在合肥的业务,除了骆岗公园的外卖配送,医疗运输领域也有实践,目前开通的航线围绕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本部、东院区、西院区,以及省血液中心,共有6条。距离最远的点位之间相距10多公里,无人机配送只需大约15分钟,地面交通将近1小时。

9.png

迅蚁无人机。

10.png

迅蚁用来配送外卖的纸箱子。

但是,在对方不知情、不了解的情况下,企业贸然上门,容易吃闭门羹。会不会掉下来?途中砸到人怎么办?外卖运输途中发生倾洒,是哪方的责任?在闫宝林忙着与合肥另一个景区岸上草原沟通合作的这段时间,关于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质疑仍然存在。

其实,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性已进行过千万次的实验验证,飞行里程数已超过80万公里。运行模式、后台监管、硬件设置等方面都对飞行安全性进行保障。闫宝林介绍,“我们的无人机是六旋翼,一个翅膀突然不转了,这是飞机在空时遇到的最坏情况,此时‘单动力失效保护’功能将启动,其他5个桨叶仍能控制飞机继续平稳飞行。”

作为“中间商”,专班会对场景方先进行一轮基础的知识普及,讲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讲合肥整体的产业布局,再让相关企业过去对接。

“好多资源由政府帮忙对接,消防、公安、旅游景区等场景方,专班干部都带着我们过去交流。”采访闫宝林的当天下午,他刚参加完一场对接会,专班牵头组织,无人机企业和快递公司参会,共同寻找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场景中的应用。

“我早上刷牙的时候,经常接到专班的电话,把我之后几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落地合肥的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说。一次他实在抽不出时间,专班成员代替他向合肥市消防支队做汇报,飞机参数、飞机型号、飞行状态等数字都讲得一清二楚。

迅蚁在骆岗公园中设立的无人机索降点。

另外,随着上天的无人机数量增多,飞行范围扩大,架设空中交通的“红绿灯”也被提上日程。

“未来的城市空中要飞起来,需要法律制度、信息传输、地面保障等,现在还全是空白。”合肥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袁程介绍,骆岗公园同步建立了可视化的骆岗底座,绘制厘米级高精地图,在立体空间做了3000万个切片,也就是说,后台查看飞机位置能够详细到极致。以此为基础,通过示范项目,不断产生新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建设管控体系、防控体系、感知体系等,形成全空间无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样本。

去年年底,《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提出“4120”工作举措,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4大领域,出台1项支持政策,实施20项重点任务。合肥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

链主企业落地合肥,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已经找来洽谈合作。

合肥乐见其成。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合肥将形成无人机行业相关企业的集聚,从而在产业发展上继续占据先机。

10年前,无人驾驶航空器被“藏”在组装工厂里;现在,它们开始在骆岗公园等示范场景中率先起飞;大胆想象一下,10年后,飞过你我头顶的飞机,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驾驶员位早已消失。那时回望,也许,一场改变每个人生活的科技变革正从此刻开始。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