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熊健: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下的上海空间战略选择与“创新之城”建设

2024-07-23 09:4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24年6月22日,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大连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在会上作题目为《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下的上海空间战略选择与“创新之城”建设》的主旨报告。

1.png

熊  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建设创新之城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战略使命。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并将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作为三个分目标。2023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十年来,上海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已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正在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面向未来,将从城市发展坐标出发,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深入研究全球城市发展趋势,特别是全球新经济趋势和城市创新空间演进规律,希冀为上海建设创新之城拓展思路。

1 上海的“全球城市”发展坐标

为有效推进“上海2035”实施,更好研判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发展坐标,按照“上海2035”建立的“监测—评估—维护”全过程、常态化和制度化管理机制,上海已连续四年开展“上海2035”的实施评估年度监测和实施评估,城市发展总体呈现五方面特点。

一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位于全球城市网络中的第二方阵,“标兵尚远,追兵已近”。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2023年上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5.0%。在全球城市“榜单”排名中,上海与伦敦、纽约等顶级全球城市相比,在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2.png

上海在各榜单中的排名(根据各榜单整理)

二是创新之城建设方面,“五个中心”建设阶段目标如期实现,但核心功能“量”强“质”弱。上海在口岸进出口规模总量上连续13年保持全球首位,科技创新资源保持领先,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航运金融交易规模、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是人文之城建设方面,在文化大都市建设和高品质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国际互动和引领潮流的潜力等方面存在短板。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成效显著,街道品质不断提升,催生出浓郁的街道咖啡文化,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同时,随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推进,社区公服设施覆盖率持续提升,但设施规划建设和需求错配现象同时存在。

四是生态之城建设方面,生态底板锚固,生态环境建设展现新面貌,但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城市安全韧性仍需提升。

五是空间支撑方面,上海仍将长期面临资源紧约束态势,用地绩效亟待提升。市域空间结构持续优化,但“一极集中”依然突出。中央活动区集聚了最大规模的就业人群,重点地区就业明显增长,但新城成为城市开发建设主阵地,人口导入效果仍低于预期。

2 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上海空间战略导向

(1)当前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热点

全球各大城市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正积极开展创新性规划建设实践,呈现出五方面趋势与热点:一是以新经济抢夺竞争高地,加速多样化经济复苏;二是注重多元风险综合评估,提升城市全维度韧性水平;三是强调包容性发展理念,持续开展精细化的更新营造;四是积极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危机下的共同行动;五是拥抱新科学技术革命,探索未来城市的超前谋划。

(2)全球新经济发展趋势与创新空间特征

从全球新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成为全球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在空间上,全球城市也正加快新经济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中心区人才、科研机构、风险资本等要素集聚优势,打造面向新经济的创新城区,通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增加创新服务平台供给、打造创新应用场景等举措,促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总体而言,“新经济”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由信息技术带动、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模式,其创新是市场导向的、开放式的,且依赖于产学研用高度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共生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呈现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环节紧密链接、创新产品快速应用等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空间也因此呈现出区位中心化、要素集群化、用地混合化、场景遍在化的总体趋势。

1)区位中心化,即科技创新呈现回归全球城市中心区的趋势。新经济企业往往需要靠近创新引擎机构和大型风险资本市场,与庞大的客户群体、创意设计师之间开展紧密互动,实现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新企业的孵化、成长。另一方面,创新城区通常拥有大量的咖啡馆、酒吧、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舒适物”(Amenities),成为吸引创新人才集聚的重要磁石。例如,纽约“硅巷”紧邻百老汇剧院集群与艺术家集聚的SoHo区,为创新人才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同时,又形成由“极客”、工程师、科学家、创业服务中介、风险投资者等紧密互动的“科技社群”。

2)要素集群化,即需要围绕创新引擎机构营造创新生态圈。大学、科研机构、医院、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引擎机构是新经济产生的源头,全球城市积极依托这些机构及其邻近地区构建创新生态网络,实现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例如,纽约为强化科技创新功能,实施了“应用科学”计划,在曼哈顿地区引入康奈尔大学,打造罗斯福岛科技园区。

3)用地混合化,即创新空间呈现小型化、混合化趋势。新经济的孵化与转化需要大量紧邻引擎机构的嵌入式创新服务空间,也需要更为混合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例如,巴黎在市中心将老旧火车站改造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孵化器Station F,可容纳1000多家初创企业,并提供30余项企业成长辅导项目。纽约、伦敦近年来在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垂直复合化、功能混合化布局新模式,尝试取消小规模、无污染生产与办公、商业、居住等功能的混合限制。

4)场景遍在化,即城市空间要成为面向未来的“生活实验室”。新经济领域的核心技术快速应用,促使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交叠、融合、嵌入,形成多样化、虚实融合的创新场景,如东京打造“智慧东京先行区”、哥本哈根聚焦绿色低碳打造的城市解决方案实验室,都试图在中心城区加快布局城市生活实验室。

3.png

罗斯福岛康奈尔创新研究院 巴黎Station F孵化器

(3)上海空间发展战略导向

面向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应充分把握本质规律、回应民众关切、顺应国际趋势,在五方面加强前瞻谋划。一是关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机遇期,为数字经济、生命经济等产业新赛道的发展预留空间,同时重视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为产业能级提升持续赋能。二是关注城市综合运行变化,提升空间治理韧性水平,既包括都市圈层面有效的空间协同机制、城市层面的韧性体系,也包括社区层面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三是关注超大城市人口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创造开放共享的生态人文环境,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城市。四是关注气候变化整体趋势与风险影响,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与基础设施保障。五是关注数字技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影响,加快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数字化转型。

3 上海“创新之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创新之城”内涵与目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上海2035”将内涵发展作为理念之一,其导向就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城市活力。

从上海“创新之城”的目标内涵来看,“五个中心”是核心,在已有基础上,应依托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服务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作用,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上海创新空间发展现状评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创新空间已形成一定的空间格局。从机构类型来看,创新策源机构,尤其是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在主城区的集聚程度较高;企业技术中心、外资研发机构等应用研发机构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孵化机构分布倾向于分布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空间。从产业类型来看,上海先后发布了3批共53个特色产业园区,面向十大门类,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40平方公里,可供物业2900万方,是新经济的主要承载空间。从空间布局来看,郊区主要依托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布局面向新赛道的特色产业园区,市中心主要通过城市更新布局特色产业园区,在空间载体上呈现多样化的形态与模式,如围绕滨水区更新的创新楼宇、向创新城区转型的产业园区、功能提升的文创园区等。

但对照新经济的发展特点与要求,仍存在几方面问题。一是上海在创新引擎机构带动能力不强,创新转化与孵化功能相对较弱。二是特色产业园区布局与创新要素耦合程度较低。主城区范围内只有25%的企业技术中心、22%的外资研发机构和12%的创新孵化平台位于特色产业园区内。三是产业用地功能混合程度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全链条一体化布局需求。去年上海已出台《关于促进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创新规划土地弹性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目前正在加快探索中。四是面向未来的应用场景布局还不够丰富,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仍需面向使用场景和实际需求进一步研究探索。

(3)上海创新空间政策优化提升思路与对策

上海主城区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要素,是上海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在科技回归中心城的大趋势下,上海主城区应发挥科创资源要素集聚优势,进一步增强“中心辐射”功能,打造全球城市创新试验场,引领市域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同时,各区也应积极打造创新城区,形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城市综合发展片区,汇聚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集群,并与初创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联动,为企业创新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

4.png

热带雨林式创新产业生态示意图

一是围绕创新引擎机构,优化特色产业园区布局。以大学、科研机构集聚区与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布局大学驱动型的特色产业园区。围绕医学院与三甲医院等科研与临床资源集聚区,布局生命科学特色产业园区。依托科技领军企业打造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布局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

二是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增加低成本空间供给。一方面,鼓励利用冗余商务办公空间,植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共享实验室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空间。探索开展“科技楼宇”认定,构建楼宇内的科创产业空间新生态,按照“一楼一策”原则,明确为新经济企业提供的空间面积与租金标准。另一方面,发挥国企平台作用,促进文创园区等存量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鼓励国有企业带头盘活存量空间,加快导入数字创意、时尚消费品等新经济产业门类,探索文创园区内的工业厂房、仓库的复合利用,打造面向新都市制造的“文化+科技”复合型创新空间。

三是增强产业用地功能混合,加快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根据新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主城区产业用地利用模式,加强用地功能混合政策支撑,进一步鼓励单一产业地块用途兼容。鼓励提升工业用地内以研发、商务金融等用途为主的嵌入式创新空间比例。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政策试行推广范围,鼓励采用综合用地类型,根据企业需求,在出让前确定其工业生产、研发、商务金融、商业、物流仓储等功能比例,实现符合企业创新链的定制化空间供给。

四是强化数字赋能与场景营城,打造全域泛在的城市生活实验室。以特色产业园区、城市各级公共活动中心、社区生活圈为主要载体,探索生产型、商业型、生活型等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加快主城区数字科技全域赋能,结合主城区内整体城市更新地区,加快布局无人驾驶城区、零碳园区、氢能社区等未来概念城区项目。

科技创新已成为塑造国家竞争优势,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如何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空间规划如何为创新赋能,需持续研究与探讨。创新虽不能被规划,但规划可以激发创新、引导创新、让空间更符合创新发展的规律,更好助力“创新之城”建设。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