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学术研讨会二十六: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规划响应

2024-09-20 11:3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9月9日上午,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规划响应”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选题立足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规划响应,邀请了多位城乡规划和新质生产力研究领域的专家,旨在从科技驱动、社会转型、经济结构、产业策略四个方面研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空间规划转型思路。

会议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湖北规划设计大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要负责人黄焕主持并作报告。

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一民,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香港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谭刚毅,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北京中规北规划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等嘉宾进行分享与讨论。

0-1.jpg

会议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规划响应”主题,采用主题报告+学术研讨+现场问答的形式,选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语境下,从城乡规划与建设的视角看,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城乡空间?”等参考议题,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如何驱动城市规划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以及城市规划如何有效响应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成长,通过深入剖析与广泛交流,力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与策略。

主题报告

孙一民:集聚高效——城市大型复杂综合工程营建

1.png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认为城市更新面临着普遍问题与困境:一是推倒式建设,延续粗放发展,忽视场域特征;二是活力缺失,大尺度建构与“夜间空城”频现;三是忽视工程复杂性,建设周期长,品质难以保障。针对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普遍问题和困境,他提出以“精明”观点,突破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各专业设计的习惯领域,在更加宽广的层面探讨、解决城市更新难题。“精明”指向了决策的全面性、科学性, 重视早期科学决策,突破传统研究局限,以集约建设为原则,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集聚是城市更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以“精明更新”为理念建构城市新秩序,要遵循公共利益与环境品质优先、基于工程理性的土地高效利用2项原则,精确甄别场地要素、精致构建城市场所、精细创新建管模式3项举措。此外,我国优良的传统“营建”观念也应得到传承与重视,传统营建智慧是集约性与公共性的有机融合。这种观念是突破“建设”的狭隘范畴,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细心经营与建设,突出了基于建造的“筹划”,意味着更新活动开始前需要谨慎、全面的规划与考虑,而非全盘推倒重建,盲目开展施工。

他通过深入剖析城市大型综合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策略,强调了精明营建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城市更新应以公共利益与环境品质优先,提供充足的、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工程理性的土地高效利用,可以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这样的策略无疑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基于工程理性的土地高效利用可以提高单位土地开发效能,需要以统筹工程要素搭接为手段,引导建设行为,促进理念传递,推动开发利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更新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性与公共性因素,提升场所可达性,提高公共空间品质。

桂学文:统筹创新,技艺相融

2.png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报告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等,新理念和新技术所产生的生产力形式,其重要特征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伴随着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已逐步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从传统的区域功能主义转向现代的混合新城市主义,从静态水平的图纸规划转向动态变化的数字孪生,现代城市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如生物一般的复杂性、自发性和韧性。现代建筑同样如此,当下的建筑设计受益于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形态与性能,空间与效率,健康与智能,持续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对于功能复合、空间丰富、技术复杂的项目,信息化协同平台(BIM)、参数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为设计的自由度和完成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新质生产力,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城市和建筑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立体、智能、动态,需要同行们以更高的智慧、更敏锐的共情力,更强的技术水平,为当下和未来的市民们创造美好、适宜、高品质、可持续的城市与建筑。

报告通过三个项目,分享了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分析、综合统筹、少费多用等规划建筑设计手法,实践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的创新理念与技术应用,展现了技艺融合的魅力。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全面进入下半场,建筑市场由增量为主转向存量更新为主,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建筑设计行业已经发生并仍将持续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如此跨时代的挑战,既要与时俱进,用好新的技术与工具,更要叩问本心,理清自己的长期目标与价值观。希望通过设计创造新的价值,使建筑让城市更美好,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谭刚毅:城市更新、遗产话语与人民城市理念

3.png

香港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在报告中,谭刚毅提到现在的城市存在“回不去的乡,融不入的城”双重拉扯。城市更新不单单是“城市”的更新,更是城乡统筹、城市历史和未来的双向发展,要明确城市历史和未来的主体地位与价值取向,需从多维度视角深入分析和界定城市更新的受益主体,即明确“为谁而更新”。通过倾听各方需求与声音,深刻理解城市所承载的地方情感、习惯记忆与历史依恋,构建对这些空间情感的尊重与珍视,从而确立建成环境价值的认知,不仅明确“更新什么”,还建立起一个包容公共参与的行动者网络。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构建维权型话语权的对立面,而是应转向更加关注平凡人的贡献与日常生活。这意味着需要认可并弘扬遗产的日常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草根性,即它是由无数普通人的日常行为和智慧累积而成的。通过公共参与不仅是城市更新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方式,也会产生许多新的设计理念、概念和方法,促进学科自身的知识生产。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民城市三者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深刻内在联系和一致性,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重点在于其主体性和价值观,通过重回城市更新(遗产地)现场、公共参与等进行空间实践,设计赋能。报告通告阐述法兰克福老城中心“批判性重建”、博洛尼亚保护计划以及团队进行的山西柳林明清老街的工程实践,提出建筑要维修,人也要保护。

总体来说,城市更新要具备四大要点:一是人民至上,确保更新服务于人民,价值导向清晰。二是开放合作,多元主体共参与,提升公众满意度与参与感。三是内涵建设,空间营造注重实质而非表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四是科学规划,创新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实效,真正造福于民。强调了时间-空间-环境-行为之间关联的规划、建筑等基本问题和方法,让城市更新成为一项真正服务于人民、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行动。

李昊:未来城市场景营造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4.png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北京中规北规划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场景是技术与空间的融合产物,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在未来城市语境下,场景营造应当是信息城市时代基于物质空间与活动变化倾向下场所营造的数字化升级,叠加了ICT(信息和通信技术)驱动的新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商业模式的呈现。未来场景是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基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生态构建。未来场景重构新城市意向,从人的尺度和肉身感官到多模式叙事感知系统,新城市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体验感知,城市认知地图因虚拟体验而扩展,强调空间要素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未来场景营造出数字化嵌入的可变环境,囊括如基于物联网、嵌入式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感应式建筑”和基于嵌入式逻辑并对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物提出挑战的合成景观。进而重构“人—机器—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场景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需要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针对各类人群活动行为与交往模式,以智能化手段,满足人与空间交互的新需求。时空活动新特征创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

他认为规划变革与场景营造介入了以下城市发展路径:一是数字技术驱动新设计。应用数字技术赋能规划设计,并在方案中将数字技术与建筑、景观、交通的融合;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导入新动能。通过新基建构建城市数字底板,产业发展新动能;三是空间更新培育新活力。以创新活力为核心,响应数字时代人群活动行为与交往模式,以智能化手段,满足人与人、人与空间交互的新需求;四是新质生产力集群新经济。通过创新空间与场景营造,为产业园区和企业技术创新试验田,集聚多元形态的新经济;五是辐射带动城市发展新动能。强化数据资产运营,释放数据红利,在经济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领域率先取得示范成果。

黄焕:品出城市未来,探索规划新途

5.png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规划设计大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要负责人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今年以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在规划领域做了诸多探索,率先成立了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和普兰宁文创中心。黄焕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为大家分享了两个中心的建设,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空喊口号,一定要拥抱市场,要回归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中,就像我们自主更新的普兰宁空间一样,用文创、咖啡、地图、书籍、模型组合而成文艺范和审美新意,让社会公众主动的去探究城市的历史、了解城市规划发展。

当下已进入城镇化下半场,规划行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转型谋划新赛道。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两个中心研究规划新打法、打造城市新空间、寻找新动能。“空间是载体,产业是灵魂”,城市空间需要适应社会基因的变化,营造新场景来承载和展示新的生活方式。按照“空间+产业、规划+策划”两者结合的思路,实现从工匠到规划师,再到策划师的转变。重点聚焦产业竞争力研究、产业空间供给、产业全过程策划三大核心业务,突出强化“试点申报、产业策划、空间配置、政策配套、地找产业、产业找地”等六大能力建设。进入城镇化下半场,城市发展需要从追求投入转向追求收益,这一阶段需要用实际运营行动去践行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以一杯咖啡为载体,把咖啡与潮流生活方式进行嫁接,用咖啡吸引文化艺术、数字科技、生活时尚,打造技术创新与交流互动的开放平台,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源泉。两个中心积极落实部委重大课题、市级和区级重大项目,承担了自然资源部《湖北省重大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课题,相关成果整合到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并提交至中财办,开展《武汉市环大学创新发展带规划》,服务政府“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需要,开展《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总体规划策划》,切实体现上接国家政策天线,下接产业转化地气。

互动研讨

学术研讨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谭刚毅主持。参会专家们针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语境下,从城乡规划与建设的视角看,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城乡空间?”两个问题,进行研讨。

孙一民表示,新的时代下,对规划行业有很强的挑战,新质生产力对产业发展有所推动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无论是新质生产力,还是新技术,本质上不具有颠覆性。发展最终还是回归到人与人的相互交往,新质生产力推动的空间,不是颠覆以前的空间,而是让人与人交互的空间更加便利美好。一定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思考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空间,从人自身的原则和立场出发,坚守与创新并举。

桂学文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传承和创新并举。建筑设计需要进一步的传承和挖掘,以绿色建筑为例,很多时候谈到的是技术的层面,其实从建筑设计来讲,应该是更加宏观、更加整体,需要以人为本地进行相应的挖掘和传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重要的还是营造空间,这是最基本的要素和一以贯之的目标,通过营造适宜的空间,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诗意生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在经典、传统空间之外,大家会创造出更多丰富多元,兼具复合性与通用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公共空间。

李昊认为规划可以从使用的工具、内容的变革、跨界到其他领域三个方面着手响应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加场景化的空间,建造模式上要更加综合性,不仅需要考虑空间规划和智慧城市规划的集成,还要考虑微观的土建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集成。现在的数字孪生使社会有一个现实世界,也有一个数字世界,但数字世界城市往往是现实世界城市的映射。其实还存在人们想象感知的、向往的,由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托举出的人们想象的第三个世界。

黄焕说,规划行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需要迈向新的赛道,拥抱新的理念,拥抱新质生产力。拥抱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城市规划中的变与不变。无论规划工具如何迭代更新,始终围绕着人们自身恒久的价值和空间理念目标。人工智能在现实运用中,如涉及到综合价值判断很容易出现偏差,因为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人们的美学和情感,也代替不了人们的自主选择,创新发展中,要发掘出持久坚持的空间营造手段。

0-2.jpg

针对现场观众有关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当代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哪些遗产价值?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历史城区和当代新城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谭刚毅作了解答,快速的发展使当代城市规划建设还没为新时期做出贡献,多数已被淘汰。新质生产力衍生出来的新产业,最终都是为城市、为人服务。现在的新区、新城等建设,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其实也是在找寻历史的规律。传统智慧中有重要的是人本、人性考量,科技无论如何发达,人基本的生理和情感还在起作用,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理念,还是需要延续。拥抱新技术,扩大生产要素,通过理顺更多的关系,使用人文手段,回归到生活日常,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使城市更加高效高质量。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