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9月8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与政策创新”在合肥成功召开。会上,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汤放华教授作题为《文化振兴引领村庄规划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的特邀主题报告。
汤放华 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振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乡村振兴的主体。调研发现,近年来安化县突出文化的引领价值和时代价值,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生态、乡村治理实现融合发展。本次报告主要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以及实践4个部分展开。
1 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成果,在形态上包括文字、艺术、教育等各个要素方面。文化的本质是价值引领,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文化中起轴心作用,世界上的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文化表现在三个层面,包括国家和社会层面、单位层面和个人层面。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语言和象征符号、规范(制度)文化。从单位层面来看,小到一个企业、高校文化建设,都必须要有持续的核心理念、为理念奋斗献身的队伍、健全的组织制度、不断创新和反思的组织、忠诚的客户和品牌。从个人层面来看,文化表现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文化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既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因素,是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主要力量源泉。文化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就在乡村,文化是灵魂和思想的武装,它能让同一个地方的人产生更强的文化认同基础,让人们形成共同的力量。培育精神文化能以文铸魂,培养制度文化能以文律人,发展物质文化能以文赋能,培养行为文化能以文惠人,培育环境文化能以文化境。
2 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于湖南省安化县的探索
安化是集山区、库区、革命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大县,是武陵山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县。全县总面积 495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总人口10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3万人。近年来,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重要问题,安化县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了突出成绩。安化县乡村振兴的成效离不开文化振兴的引领作用,可以从以文培元、以文聚才、以文兴业、以文促建、以文强基五个方面来解释文化振兴引领安化县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一是以文培元,多合力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动力。一方面,安化县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速乡村文化自信体系建设。安化县通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利用党日活动、屋场会、座谈会、“村村响”广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形式,在讨论过程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方针政策,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传播到群众心中,培育农民“四个自信”。如龙塘镇沙田溪村先后10 余次组织社科理论专家和司法、科技、文艺等领域专业团队,在田间地头和广场屋场,用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安化县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如通过在村里做“硕博墙”、牌匾等,传达有所作为的正能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培养群众在思想上的认同感。
二是以文聚才,全方位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一方面,安化县弘扬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安化县深挖本地丰厚乡贤文化资源,积极发挥乡贤示范带动作用,制定出台乡贤礼遇政策,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积极发挥乡贤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安化县还搭建了政府与在外乡友及乡友企业交流互动平台,2022年以来,安化县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0个,与县人民政府签约乡友项目12个,合同引资额达25.9 亿元。靠个别乡贤带动乡村振兴并不容易,因此还要加强教育培训,坚持把本土人才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制定科学系统的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方案。安化县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将93名专技人才派到乡村一线,为村民提供贴身培训指导,让老百姓掌握到实实在在的致富技能,在2022年一年间就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实用性人才1000余名。
三是以文兴业,快精准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一方面,要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打造“文化+特色产业”,一边挖掘本土品牌文化,一边在产业融合上发力,重点打造“一县一特”特色品牌。安化县依托龙头企业和安化黑茶,要求各村至少成立1个以上专业合作组织。在保证贫困户全部加入前提下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安化黑茶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第一引擎,获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三个“全国第一”,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另一方面,要做好“文化+”文章,安化县利用“文化+文物古迹”、“文化+自然资源”、“文化+文化产业”模式,成功推进了产业延链、补链。
四是以文促建,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湘村”。一方面,实施“文化+乡村建设”工程,打造宜居乡村, 突出人文底蕴、乡土味道、自然生态,重点实施“文化+美丽乡村”、“文化+美丽景区”、“文化+美丽路桥”三大工程。在建筑外观、景观小品、形象识别、亮化工程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重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美丽屋场”人居环境示范区。另一方面,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点亮群众幸福生活,建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推动文化场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打造丰富的群众活动等。
五是以文强基,多举措完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一方面,在党建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层治理注入本源力量。挖掘弘扬和文化、善文化,在党建工作中推行“五治融合”模式,推动村级治理平台化、网格化、智慧化。如安化县的冷市镇大苍村创新了乡风文明德治建设,以文明乡风凝聚人心,其基层治理模式入选中了组部教材。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化人,以文育人”,为基层治理提供丰厚滋养。安化县为全县 43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电子道德档案,以户为单位建立电子道德档案 27 万余份;安化县还开展了“一约两会三队”建设,开展道德评议、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活动,形成“文化+社会治理”新格局。
3 文化振兴引领村庄规划的实施路径
文化振兴引领村庄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包括乡村过去只有规划没有建设、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以及只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工作推进而没有乡村主体的积极性等问题。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坚定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
因此,需要开辟“五个清单”规划方法和路径来破解。一是构建目标清单,找准规划发展定位,确保规划高瞻远瞩且实际可行;二是人的清单,包括文化程度、家庭构成、在外乡贤等内容,明确乡村建设主体,精准对接村民,汇聚发展动力;三是物的清单,包括整理乡村生态肌理、资源底色、产业优势和文化根基等内容;四是问题清单,明确规划问题抓手,逐一破解发展障碍;五是文化清单,这是破解困境的钥匙,它将愿景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行动,在规划中起到增进情感认同、激化内生动力、塑造村庄风貌和建设文明乡风的作用。这“五个清单”在村庄规划中建立起空间布局、设置配置、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风貌引领五个方面的要素支撑。
4 文化振兴引领村庄规划的实践
安化沙田溪村是“五个清单”的重要实践地。在目标清单方面,依托黄自元书法和沙田溪自然特色,以文化振兴为引领,优化村庄规划技术路线,多元共治共建共享,实现“山林溪涧·书画沙田”为愿景,为乡村谋发展;在问题清单方面,分析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为村庄“补短板”提供依据;在物的清单方面,梳理村庄内的自然资源、集体资产等要素,构建“一心、两带、四区”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聚集提升,优化国土空间新格局、重塑乡村景观风貌,如典型项目“美丽屋场”通过“1个主题+6个要素”的模式,进行了文化引领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在人的清单方面,通过梳理村内村外的人口情况,以及干部和设计人员的驻村调研,实现文化引领乡村振兴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在文化清单方面,通过文化现状梳理、设施完善、精神塑造、活动开展等路径,实现“惠民生”的目标。
5 小 结
文化引领乡村振兴,首先主要把握村庄规划的产业、人才、文化与治理之间的关系,需以文培元、以文聚才、以文兴业、以文促建、以文强基。其次,通过抓实“五个清单”,厘清村庄规划方法和路径:“目标清单”找准规划定位,“问题清单”破解发展瓶颈,“人的清单”强化人的主体,“物的清单”优化规划布局,“文化清单”突出文化引领,塑造乡村风貌,建设文明乡风。最后,需强化多元治理理念,一体化推进规划建设治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村民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提升村庄规划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