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千载名城启新程 广州擘画城市发展新蓝图

2024-11-18 13:35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娟

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广州,正迎来国家赋予的新的定位。

近日,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广州获国家批复的第四版总规。广州城市定位从“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跃升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如今的广州,在高质量发展上勇毅前行,也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了示范样本。

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规划》明确了广州的新使命:坚持全球视野,更好的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进入新时代,广州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所能所长,在全球和区域网络中行棋布阵,加快锚定广州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2035城市新坐标。

从全球来看,广州要对标世界标杆城市,强化中心型世界城市链接全球和配置高端要素的能力;从全国来看,广州作为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节点枢纽,应发挥国家综合性门户和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从湾区来看,广州作为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核心引擎,应引领湾区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共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城市群;从全省来看,广州要建设高能级省会城市,提高全省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规划》锚定了一个目标愿景、六个城市性质、四项核心功能,描绘了广州的发展蓝图。一个目标愿景是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六个城市性质包括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四项核心功能则涉及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这也为广州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六个城市性质与四项核心功能立足全球视野、国家职责、历史传承,点明了广州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更点明了新发展阶段下广州以商贸保持发展定力、以产业保障发展活力、以科创保持发展动力、以开放整合多元外力的新动力逻辑。

塑造美丽国土空间格局

面向2035年,广州将以“湾区—流域”的战略视野,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规划》提出,广州将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的协同发展,加强与深圳的“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加强广清一体化,推动穗莞惠合作,加强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引领建设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广州将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战略空间的支撑作用。经过历版规划引导,广州城市空间框架从云山珠水迈向多中心、跨越式发展,多中心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以东进南拓谋篇江海,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紧凑布局、融湾发展,优化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

——“一带一轴”将推动城市空间向“两洋”和“两江”拓展,打造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廊道。“一带”为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将推进广州中心城区与东部中心联动发展,加强城市核心功能沿江聚集与向东拓展。“一轴”为活力创新轴,将串联东部中心、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狮子洋增长极等重要战略节点,建设成为科技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

——聚力三个核心,强化多中心组合效应,提升中心型世界城市核心功能。中心城区将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集聚总部金融、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国际交往、商贸会展核心功能。东部中心将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建设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起产业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南沙新区将推进先行先试,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建设四个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和全域繁荣。以复合交通枢纽建设、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外溢等多类方式,支撑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四个外围综合新城建设,打造都市圈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

构筑城市治理现代化典范

根据《规划》,广州将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多机场体系,发展欧美直飞航线,加密东南亚、日韩航线,形成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打造以南沙港区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枢纽,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建设辐射全国、连接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构建10个方向的对外高铁通道。

广州将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建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创新广州。加快集聚国家深海、深空、生命科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广州)等成果转化基地,抢先培育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划定623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推进“产业保障房”建设,探索产业混合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功能转换机制,推广“工业上楼”,提供从“孵化器”到“大园区”的多元产业载体。

广州将延续千年城脉和山水景观,建设富有历史韵味和现代风采的魅力广州。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推进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坚持以用促保,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持续推进恩宁路、泮塘五约、北京路等活化利用。以有利于城市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宜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为导向,有序推动城市更新。

广州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全龄友好的幸福广州。强化人才友好、青年发展、文化包容、生育友好,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建立健全“区域级-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打造国际水准的健康城市,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颐养的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着力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广州将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和维育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低碳发展的绿美广州。构建通山达海的网络型生态空间,打造9大生态片区、6大生态节点,共计5000公里的生态廊道。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和城园融合发展,增加约400个社区公园。整合翠环、碧道、绿道、云道、登山步道等慢行网络,贯通形成520公里山海骑行道。

广州将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建设全空间、全链条智能感知的数字广州。通过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识别出内涝风险区域、地灾隐患点等,建设全域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提升城市风险预警和防控水平,持续拓展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智慧应用场景。

改革重谋划,更要重落实。从纸上谋划,到生动实践,广州将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坚持规划引领,打造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典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伍江:“人民至上”刻入城市基因,更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