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式便捷出行
城南将现交通网
日前,随着锦城大道和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工程的启动建设,《城南片区路网规划》也随之浮出水面,这个去年启动编制、还在不断完善的规划,为南部片区约135平方公里的区域,编织起了一张交杂着骨干路网、地铁线网、公交线网的交通网络,在不久的将来,城南现有交通拥堵的现状将不复存在。
规划所涉及的城南片区,正是中心城区到天府新区的过渡地带,近年来发展迅猛,产业、人口快速集聚,但车流通行却主要依靠天府大道,无论平峰期还是高峰期,这条路车流量都处于饱和状态,群众对此反映很大。
民生为先,去年8月,按照市委的要求,市规划局启动了《城南片区路网规划》的编制,期间,规划设计人员多次到交通拥堵、规划道路的节点等重要点位现场调研,判断规划的道路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有建设条件。
着眼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市规划局在编制该规划时,并不是简单地规划了“道路”,而是对整个片区的“交通”进行了总体考量,在构建骨干路网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交通组织方式。从规划看,城南片区道路交通由“九纵十横”骨干路网+“四纵三横”地铁线网+“二纵四横”快速公交+三大交通转换中心构成。
骨干路网是整个片区的道路交通支撑,19条骨干道路以能快速通达的快速路和高速路为主,绝大多数道路将“消灭”红绿灯,实现快速通畅。
作为“路网”,期间有无数交叉点,而一个信号灯将使一个路段的通行能力降低20%—30%。规划通过新增立交、跨线桥、下穿隧道等转换节点,来减少交叉点的红绿灯,并在“网”内形成了若干个可以循环的小空间,让道路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最吸引人的,还是“多网合一”的规划理念。在这张规划图上,设置了地铁、快速公交、路面公交、新型的公交系统等多种出行方式,新型的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轻轨、单轨、磁悬浮等,呈现出多种公交方式织就的网络相互交叉、无缝对接的画面。“要最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是靠修多少路,而是改变交通出行习惯,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规划人员说,以“绿色出行”为理念,交通规划将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出行手段。
溯源
让城市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近年来,我市以城镇化提质为抓手,从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从全域空间的总体布局,从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和旧城区的改善提升,从宜居环境的营造和方便快捷的出行,均进行了全新、完善的顶层设计。目的只有一个:让城市得科学发展,让群众得真切实惠。
科学规划
让城市和自然有机相融
今年8月,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确定了全国14个城市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成都和北京、上海一起,被列为首批试点城市。此时,成都的“三线”划定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三线”,即城市边界线、生态红线、工业用地边界线。深入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市规划局启动了“三线”的划定,为生产、生活、生态分别划定边界,以确定城镇发展的边界、生态保护的红线、工业集中发展区的防线,对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宏观谋划。
在“三线”的划定中,成都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的发展,同时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市城镇化的进程中去。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避免城市的无序膨胀,建立起了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体系;划定工业边界,是为了保护工业生产的空间,因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划定生态边界,我市首次划出全域生态红线,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护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纳入进来,并按照我市生态现状,确定了“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全域生态格局。
“生态边界的确立,确保城市的发展不会吞噬生态本底,让城市在有序的空间里科学发展。”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比如,水网和绿道网“两网”作为纽带,将把城市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有机串联,而“六片”大型楔形用地,是城市发展走廊之间以农业生产作业区为生态本底的大片区,防止城市粘连发展。
而在整个城市发展的思路上,规划围绕新型城镇化提质,将成都作为一个城市群来进行打造。通过《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群”从空间上俯瞰是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走廊式的格局,包括一个特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18个特色镇。
为提升和改善中心城区的人居环境,成都按照“两增一减”(公共设施只增不减、开敞空间只增不减、开发强度只减不增)的原则,规范中心城区空间格局,控制建筑建设容量,见缝插针打造“邮票绿地”、“袖珍绿地”,提出构建“10分钟公交圈、10分钟公园圈、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同时,今年出台了《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以国家规定上限为标准,对全市域内的城镇村庄规划标准进行了规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景致,相信很快就能在成都看见。
2/3 | < | 1 | 2 | 3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