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城镇化规划征求意见 打破户籍制度实现“人”的城市化
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如何布局、农村产权制度如何改革?日前,武汉市国土规划局邀请的专家团队已完成《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初步规划,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规划界专家给出咨询意见。
城镇化不是强行让农民“上楼”
新型城镇化的“新”字,在于城镇化过程中要扭转过去以城市为中心的看法。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圈地造城,而是人口城镇化,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其财产性收入成了衡量新型城镇化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指标。
目前,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不再依靠土地为生,导致了农村的大片耕地荒废;也有另一部分主要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等配套措施的跟进,强行让农民“上楼”必然导致很多尖锐的社会矛盾。
规划提出的路径是,充分掌握并尊重长期稳定居留农村转移人口、本市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外来高素质就业人口、市外新增农业转移人口等四类转移人口的居住、就业选择意愿,引导转移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口分布有序实现市民化。
国家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处长汪科提醒,武汉在未来区域竞争中,真正需要的是质量和水平。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大量人口聚集。
打破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庆市规划设计院院长余颖称,未来将没有户籍人口的说法,只有入户人口,采用常住的居住证。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自我实现程度等,这将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指标。
规划提出,可率先推进长期在汉居住就业、具有较强市民化意愿的稳定型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福利,鼓励其通过补缴社保费用、提供财产证明等方式落户武汉。
同时,允许市外农村人口通过自发退出本市闲置宅基地或农地换取进入武汉实现城镇化的相关成本,在汉跨市接续市民化各项保障权益,并为未来进一步在湖北省内尝试推广该政策提供经验。
编制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教授张京祥称,武汉可考虑“打分”的方式留住人才,但这种“打分”不是简单看你毕业的学校、工作单位,而是综合考虑职业技能水平,并明确城乡居民初次申领居住证应获取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包括随迁子女非义务阶段教育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及社会福利等。
找到武汉城乡发展的新模式
武汉城乡发展适合哪种模式?规划提出,武汉在新型城镇化中急需解决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口和资源如何配备问题。
张京祥称,武汉市域面积大,但都市区并不大,转变武汉当前“大市域、小都市区”的空间格局,考虑扩大都市区至约50公里半径范围,实现全域都市区化,进一步扩容提升市域发展职能。
武汉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武汉需要提升城市吸引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在产业结构上,武汉现阶段还需继续优先发展工业,配套发展服务业,在新城达到职住平衡,使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避免出现“空心城”、“睡城”现象。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