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支撑了中国的城市化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启动城市化一定要采用土地财政?事实上,不是说不想采用别的财政模式,是因为中国不具备其他国家的条件。在传统中国历史上,信用制度并没大规模建立起来,只有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熟人才可以借钱。
近代中国有一次机会,可以直接从土地私有制度发展现代化,这也是其他欧洲国家发展的起点。上海隐藏着中国城市化的缩影,之前举例的上海租界和华界就是两个城市。后来,非租界的华人居住区也开始学习租界,对土地评估征税,上海成了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1911年上海一百万人口都不到,到1936年上海大概有540多万人口。随后,中国其他城市也开始学习上海的这种发展模式。
但抗日战争打断了这种良好的进程,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计划经济,土地不能交易,中国的城市化就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靠工农业剪刀差的积累,把农业省下的钱都投到工业上,到了80年代的时候还用几十年前外国人修建的基础设施。所以,这一块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欠账累累。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在于:中国虽然个人没有财产,但土地是公有的。因此,中国启动城市化就可以放弃低效的内部原始积累模式,用土地信用为基础来积累原始投资。
实际上,中国的土地成为一种特殊的货币,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一下变强了,土地财政开始了中国城市化的大发展,中国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之快、之巨,超过了改革之初最大胆的想象。
同时,土地财政也加速了产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在中国税收这么高的情况下,为什么工业品价格这么便宜,具有全球竞争力?就是因为补贴,不是中央政府补贴,而是地方政府拿土地补贴。
美国从建国至1862年近百年间,在将近九十几年的时间,都是直接没收印第安人的土地。当时联邦法律规定,创始十三州的新拓展地和新加入州的境内土地,都由联邦政府所有、管理和支配。公共土地收入和关税,构成了联邦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土地出售收入占联邦政府收入最高年份达到48%。反观中国,2012年,中国国税收入11万亿,如果达到当年美国同样的48%比重,土地相关收入就应该相当于5万亿,而实际上,2012年中国“土地财政”的总收入只有不到2.7万亿。换句话说,当年美国直接没收的土地,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征地拆迁拿的地,只是美国政府付出的是零成本,而中国政府要将土地拍卖款中的60%左右用作拆迁补偿款。
和其他的税收财政效率相比,土地财政的效率要高得多。任何公共服务的改进,都会外溢到土地上。在土地公有制条件下,政府无需经由曲折的税收,就可以直接从土地升值中收回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中国土地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把七十年的土地收益折现到今年,不要觉得政府收钱多,我们管七十年,人家管二十年、三十年,七十年都不能再加税,所以折现的钱一定要多。换句话说,相对于“征税”的方式,通过“出售土地升值”来回收公共服务投入的效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城市政府不仅可以为基础设施融资,甚至还可以为有持续税收的项目融资。
土地不是财政不是收入,对地方政府来讲是融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税收属于收益,但地价款属于负债。所以,土地这一方面就和美国发行市政债没有两样,只不过我们是股票,假设跌了你也跟着跌;而债券有固定的利率和回报。
如果把城市的地价看作股票,就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很反常的现象就是股市很差,整个经济没有融资,但经济高速发展,全世界不可想象。经济发展起来要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所以大家觉得股市低迷等现象很反常。其实,中国股市不低迷,因为我们的土地市场是另外一种股市,土地市场的融资效率高于股票市场的融资效率,所以大家的钱都跑到土地市场融资了,很多大企业进入房地产都是拿它来融资的。中国房地产的本质就是融资,中国住宅的本质就是资本品,除了居住,还可以分红。这个要承认,否则土地财政怎么说都是很没道理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的房价和外国的房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的房价包含了公共服务,而美国买了房子之后,还要每年交房产税来购买公共服务,就是等于三十几年之后把房子再重新买一遍。中国的房价中包含了70年的公共服务,应该更贵。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遥遥领先,因为它有大量资本的输入。刘易斯曾把全球城市化高速发展和低速发展的城市做了对比,发现所有高速发展的城市都是负债的,找别的国家借钱,以30%为界,低于30%都是把钱借给发达国家,发展快的国家缺钱,发展慢的国家钱多,都是这样的规律。中国采用了土地财政模式后,城市化高速发展,不但不缺钱还借给人家钱,依托这种模式,不但中国的产品横扫全球,中国产品更经常性遭遇反倾销。以往,反倾销是对付其他更发达国家的经济工具,现在却被用来对付中国,就是因为中国产品背后高效的融资模式。
利用土地财政,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通胀的发生就是货币因素,货币多了就贬值,物价就上涨了。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M2才开始超过GDP,以前都是低于GDP,到了2012年,M2的余额达到了97.42万亿,与GDP的比值达到了190%。与之相对的,我们却看到中国几次通货膨胀都发生在1996年之前,1996年之后经济长期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为什么?是因为之后有了更吸钱的东西,把货币都吸走了。具体而言,1998年开始房改后,“城市股票”正式“上市流通”,货币需求急速扩大;2003年房地产行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后,房价一路上升,高涨的房价在吸收巨量的货币。
由于我们在内部找到了新的资本积累模式,因此中国不需要殖民地、不需要去抢人家的资源,土地财政这个中国特色道路使我们和平崛起成为了内置选项。此外,在开放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交易双方好处不对称,利弊得失取决双方资本实力,推动全球化最有力的是资本最雄厚,而“土地财政”使得中国的资本实力力抗发达国家,确保了中国经济成为开放和全球化获利的一方。
2/4 | < | 1 | 2 | 3 | 4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