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珠三角一体化关键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2014-05-21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贺林平

距离的接近、市场的开放驱动着融合,但特殊利益让地方政府难以割舍

珠三角一体化 仍须破壁垒

广东地方媒体不久前刊登了一则新闻,讲的是该省出台一个红头文件,提出“统筹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珠三角‘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都市区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虽然只是小小的“豆腐块”,却再次明确了广东省的态度,给人以憧憬。

不过,仅仅几天后,珠三角两个挨得最近、也被认为最有融合前景的城市广州、佛山,却相继传出消息,听来颇为意味深长:首先是广州搁置许久的“限外”有了时间表——2017年底前,对长期在本地使用的外市籍中小客车,在高峰期进行适当限行;又过几天后,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在一次座谈会上透露,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已获省政府批准,意味着这条免费通行近8年的快速路,将实施全路段收费,但本市籍约130多万辆车(已交了本地年票费)却可免费通行。

这两件事,摆在“珠三角一体化”这个大背景下考量,令人五味杂陈。

珠三角,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9市,以占广东省不到30%的土地面积,聚集了50%的常住人口,创造了超70%的生产总值。长期以来,距离的接近,市场的开放,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驱动着珠三角的自然融合;2008年12月《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又为珠三角一体化提供了政策的“尚方宝剑”和行政化的驱动力。

但是,与社会的高期望值相比,珠三角一体化进展有明显落差,可谓且行且艰难。长期行政区划的壁垒,形成了固有思维定势和体制惯性,使地方政府顽固地守护着自己的边界;背后,更有各自特殊的地方利益,像“领土”一样难以割舍。

珠三角各市距离不断“靠近”

在东莞人的印象中,东莞大道和鸿福路交叉口,已经拥堵了一两年。这里地处外地进莞的必经通道和市行政中心区域,平时车水马龙,但如今中间半个路面被围蔽着,仅留下靠路肩的三车道;再加上左转道被彻底封闭,往往要连等三四个红灯,才能彻底通过。不过,知情的东莞人并无怨气,“里面正在建城际轻轨,通车以后,到珠三角其他地方就方便多了。”

事实上,早在1989年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广佛高速建成通车后,珠三角各市就开始了不断“靠近”的步伐。到2012年12月31日,广珠城轨全线通车,省会至佛山、江门、中山、珠海等珠三角西岸城市也实现了1小时内到达。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三条快速交通线形成一个三角形,将广东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和香港、澳门两个经济特区完全串了起来。

对于距离的缩短,珠三角市民感受是最真切的。“到东莞、深圳,甚至香港都很方便,十几二十分钟一班车,随到随买票,买了票就上车,打个盹就到。”在广州东站,一位乘客将广深和谐号比作“公交式铁路”。而在广佛之间,不论是坐地铁、公交,还是开车,都能很方便地实现两座城市间的“穿越”,快捷而且便宜。

由此带来同城化的“候鸟”生活,也早已不算新鲜。记者认识的很多人,在房价较低的中山、佛山安家,每天乘坐城轨、地铁到广州上班,到站后顶多再换乘一趟地铁,路上时间不过1小时多一点,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并不比广州城内居民长多少。

推进一体化,统筹很重要

在5月18日的广东省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说,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推进一体化,统筹很重要。据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介绍,通过强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切实推动了区域大气污染和跨界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2013年,珠三角地区淘汰“黄标车”13.8万辆,完成锅炉整治、油气回收等大气治理项目2644项,珠三角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印发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积极推行重污染流域治理“河长制”,有力推动广佛跨界河流等重点河流水质改善,珠三角9市去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稳定达标。

“广州、深圳、珠海牵头的3个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融合发展还有待深化,省级层面对全域一体化工作的统筹协调也有待加强。”李春洪建议,下一步在加强3个经济圈内部一体化的基础上,应促进3个经济圈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珠三角9市的一体化。

关键是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

有这么一句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它说明,空间距离的缩短,只是第一步;之后,还要解决“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的问题。

4年前调回广州的肖先生,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肖先生的驾照是在另一座城市工作时拿的,6年期到,必须去年审。可当他开了30分钟车到了那里,受理的民警却告诉他,由于其户口在广州,必须要有当地的暂住证,才能为其办理年审;否则,必须将驾照地址迁回户口所在地。

按理说,身份、户籍、驾照等信息,全掌握在公安部门手上,在现代信息社会,实现互联互通很容易。就算异地户籍的人在本地办理驾照手续,相关信息也很容易查验。但“没办法,这就是行政区划定势下形成的无形壁垒,不是距离的缩短能够解决的。两地公安分属两地政府管辖,一个人户口不在你这里,你还要管理他的驾驶证件,谁也不愿意承担这种额外的管理义务和风险。”一位公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行政区划的壁垒,就是简单以行政区划来确定管理范围和责任范围,从而形成长期、顽固的思维定势和体制惯性。记者发现,当前,一体化的成果主要在公交“一卡通”、住房保障对象资格互认等边缘地带,没有触及多少核心领域。“如不能从珠三角的全局来考虑,必然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乃至利益的冲突、扯皮。”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鲁开垠表示,行政区划壁垒的后果,便是“资源不能流动、交易成本高企和效率低下”。

这种现象,在涉及多地协作的环保治理上尤为突出。不足百公里的淡水河,发源于深圳梧桐山,横跨深圳、惠州两市,流经深圳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多个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城镇。淡水河被严重污染以后,在10多年的整治中,备尝了跨界河流污染治理的“老大难”——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调查认为,由于流域协调治理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淡水河多年来治治停停、时好时坏,钱花了不少,却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直到广东省人大强力督办后,淡水河整治近两年来才初见成效,水质已由劣五类转为五类。但资金的不足,两地之间“插花地”河段的存在等等,仍为目标的实现埋下了重重困难。

为此,广东专门召开《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动员会,明确“一体化的关键是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在珠三角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体制环境”。

鲁开垠直言,行政区划壁垒的消解,“需要时间。”

破除壁垒,必须直面短期利益之争

龙溪大道,是连接广州芳村和佛山市南海区的交通要道,路上的五丫口大桥,就是两市的行政分界线。

出广州城,沿龙溪大道往五丫口方向走,路面破碎不平,一路坑洼颠簸,交通秩序混乱,路面的扬尘也挺大;可一过“欢迎您来佛山”的牌子,陡然感到座椅下一阵舒坦,在崭新、宽阔、平整的沥青路上,汽车行驶平稳,跟之前的颠簸感大相径庭。

一位佛山市南海区的干部私下透露,尽管广佛两市文化同根同源,城区更已完全衔接连成一片,但破除广佛同城的壁垒,除了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外,深层次上还有短期利益之争。

例如,这条龙溪大道,佛山把自己区划内的部分修好了,但广州那段并不认真。该干部还透露,2010年开通的广佛地铁,属于佛山境内的任何一个站点,要增加一个出入口,都要交给广州地铁公司方面数千万元。究其原因,在房地产上的利益之争不能不提。

据分析,在当今很多城市土地财政高企,高度依赖卖地收入的大背景下,广佛同城在房地产上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佛山。两城接壤边界长约200公里,在广州的高房价压迫下,很多人转而到处于交界地带的南海区买房,成为广佛“候鸟族”,导致北到里水镇,南到千灯湖房价暴涨,直逼甚至超过佛山主城区房价。万科、中海等国内一线地产商大都进驻到这里。广州不甘心自己的土地利益外流,因而在交通的衔接上自然不够积极热心。

而佛山也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佛山一环全路段即将收费意味着:佛山一方面可以向通过高速公路的外地车辆收通行费,一方面在佛山的年票收费里还要分一杯羹!“珠三角已经实行了年票互认互通,佛山的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年票的‘地方折扣’。”王则楚分析,“此例一开,各地五花八门的怪事恐怕会层出不穷,这将置《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纲要》于何地?”

广州和佛山作为两个城市,要实现同城化,势必牵涉到诸多利益,很多现实问题无法忽视。在推进同城化进程中,两市不得不面临很多利益上的痛苦抉择。比如年票互认,在短期内会造成两市财政性收入的减少;医疗和社保互通,会造成某些医院收入减少;通信取消两地间长途通讯费,造成两地电信收入减少,从而减少政府财政收入,等等。王则楚建议,两地政府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有敢于舍弃短期的利益和让利于民的胆识和睿智,抛弃利益之争,多做利民之事。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