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政策驱动 中国城市布局走向网络状

2014-12-01 16:3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网络状城市布局最为理想

城市布局的形态,不仅关系到城市目前的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等,更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布局形态的选择尤为重要。

王伟凯直接指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肯定是往星座状发展,或者用网络状来形容更为贴切,原来强调大都市形成都市联盟,现在则强调城市群建设。

据了解,目前全球形成了六大城市群,有美国的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600558,股吧)沿岸城市群和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日本的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601099,股吧)沿岸的城市群;英国的以伦敦为中心的城市群、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排在第六位的则是中国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城市群。

未来,通过城市群构建将最终形成一个全球城市网络,当然,要加入全球城市网络建设,第一步是在我国国内实现网络状城市布局,这是中国未来最理想的城市布局方式,王伟凯和另一业内人士同时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资料显示,网络状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是以中心城区、县(市)城、中心镇为节点,以各类要素的交流整合为网络构成的区域空间结构。以主城、副城、组团组成的中心城市通过要素流动网络辐射和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通过网络辐射和带动广大域面,在区域内形成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网络化大都市系统中,“节点”是核心,“网络”是支撑,“要素”是基础,“功能”是目的。

城市网络状布局的一个要求是处理好不同层级的关系,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城市群网络结构体系中,要从各自主体出发来进行功能布局,同时考虑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与上下级不同节点之间的承接与互动关系,既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又充分调动各个部分的自身活力和积极性。

网络状城市布局的政策驱动力

政策驱动对城市布局作用明显成为城市布局的“中国特色”,正是这个特色,将使中国的城市布局不断走向网络状。

产业发挥推动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城市布局同样发挥作用,王伟凯强调,在产业方面,通过不同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加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轨道交通、航线等交通线路,可以把区域之间联系起来,而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则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形成区域信息网络。

例如,国家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文件指出,为了向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提供保障,按照国务院部署,我国2020年将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包括畅通的黄金水道、高效的铁路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区域项链的油气管网及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

另外,对大城市而言,还可以通过服务端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网络状布局的实现,金融等都是较好的服务端发展内容,但只有大城市才具备金融和创新的配置能力,王伟凯表示。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在提金融中心或者某方面的创新中心,这样,大城市可以作为大结点,如上海作为长三角的节点,一方面可以和东亚、东北亚联系,另一方面还使周围的中小城市与之产生联系,这种方式虽然比产业推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略显逊色,但依然是大城市实现网络状城市布局的有效方式。

以上措施的付诸行动都离不开政策的指引,如果说各国的城市布局都存在政策作用的影子,但中国的政策驱动作用更加明显,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3/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