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农业经营模式与村庄规划布局

2014-12-03 09:02 来源:新土地规划人

小编:村庄布局是涉及社会经济系统变迁的复杂问题,在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村庄规划布局在各层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相互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农业的产出水平以及不同经营模式下各类产品的适宜种养规模、耕作半径、劳动力需求,都将对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场所规模和布局方式产生影响。

建国以来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制度因素

建国初期(1950-1952年间)

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平均分配的农民个人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2-1956年间)

针对个体经营的诸多弊端,中央下发了一系列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从最初个体农户生产商的合作互助,逐步发展到初级农业合作社(土地私有,统一经营、按股份红),最后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之后(1958-1978年间)

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了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制度,施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前。

家庭承包经营时期(1978至今)

中央以五个“一号”文件象征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初步形成。

后经过宪法、土地管理法修订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正式确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土地制度。

农业经营模式对村庄布局的影响

(1)在小农经济社会,农村居民以农地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在耕种的土地附近定居。

村庄规划布局和农地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趋同性和生产取向,受农业用地的限制比较明显。而就单个农村居民点而言,表现出生产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2)新技术的应用带来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农村居民生产活动空间扩大、居住趋于集中化,村庄规模也随之趋于增大。

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户均耕作规模较小,农业生产以兼业化为主,剩余少部分农业人口大多为老人、儿童,村庄逐步出现空心化。

(3)农业人口持续减少和产业化生产的要求必然促进村庄的集聚、结构分化与规模分级。

当前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有:家庭农场模式和企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前者的村落布局呈现以单个或少量农业大户宅基地为中心,农田以基本等距的耕作半径布局在宅基地周边的形式;村庄体系呈现“一主多辅”的格局,主要以基层村的形式围绕在规模较大、服务设施齐备的中心村周围,布局对耕作半径要求较高。

后者通过对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集并,原农户逐渐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为适应土地流转后规模化的生产需要,规模小、分布零散的村庄逐渐被规模较大、集约化的村庄所取代,自由均质化布局的村庄逐渐向等级结构清晰、职能鲜明的方向演变;

村庄体系多呈现出以企业管理服务部门、服务设施集聚地和原有资源较好的中心村为主,附带较少基层村的空间格局,多依托交通干道和优势资源均衡布局,对耕作半径要求较小。

对村庄规划的启示

当前的村庄规划,多以政府意志和村民意愿开展集中式布局调整。

这种方式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村庄面貌,但缺少村庄体系布局影响要素特别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思考,导致很多新建的村庄或社区仅成为一个空间的聚落,工业带动不足、农业发展萎缩,村民经济来源多是来自异地务工所得。

因此,掌握村庄布局特点和演变趋势来制定有效的村庄规划措施,才能促进村庄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为农村地区提供具有内生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落实中央对城乡统筹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