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60万,辖两县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一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鹤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殷商、赵国、卫国三个朝代的建都地。全市境内从北至南,留存有丰富的古遗址、古建筑、石刻、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记录了千百年的世事变迁。截至目前,我市境内共有20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世界遗产1处(2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些文保单位是我市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鹤壁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彰显了我市历史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增加了鹤壁的知名度。
近年来,鹤壁市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努力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永久保存和可持续利用。其中,刘庄先商文化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刘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质量奖;大赉店遗址、玄天洞石塔、宋庄东周贵族墓地等11处文物遗迹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6月份,大运河浚县至滑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两处文物遗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但从目前来看,随着鹤壁市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一些古遗址、古建筑已经处在城市中心地带,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这些古代文化遗址和遗存遭到建设性破坏的机率和危险越来越大。
因此,鹤壁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2013-2015年鹤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全域策划、总体提升、规划引领、远近结合、创新机制、打造品牌”为总体原则,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对其进行整合、提升,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成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
为此,鹤壁市文物管理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于近期启动了全市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专门抽调了一批多年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全面深入摸清文物古迹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按照“保护第一、科学利用、规范管理、传承创新”的原则,深入挖掘这些文化遗产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历史价值,对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整理、修复、提升、展示,使这些文物遗迹体验化、故事传说可视化、文物资源系列化,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鹤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