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事关城市的环境、品质和魅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城市设计以其特有的空间、景观、艺术设计方法来塑造城市,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进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城市设计的内涵不断向城市意象、空间塑造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延伸,通过统筹空间、文化、艺术、生态环境等多项要素,丰富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传承城市文化、增强城市魅力,业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要求,在中国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在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重要阶段,聚焦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要求,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是指导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确信,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们来自上海长期从事战略咨询、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设计机构共同倡议组建“上海城市设计联盟”,以“提升城市品质,聚焦城市设计”为核心,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众筹众包、合作共生”的理念搭建跨行业平台,多维联动,多态融合,整合行业资源、增进专业交流;引导设计力量、提升城市品质;强化社会责任、传递设计声音。就此,我们共同倡议:
1.聚焦“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营造宜居城市。
尊重人的生活需求,强调从人的尺度和人性化角度出发,运用宜人的方法开展城市设计,塑造富于个性和魅力的城市空间环境,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
2.突出“设计点亮城市、创意改变生活”的发展理念,打造设计之都。
城市需要精心的设计。通过创意的公共空间及公共艺术设计,营造出具有独特魅力,令人向往的活力空间,构建多元、活力、特色的城市社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3.彰显“城市品质、空间特质和环境优先”的发展内涵,建设魅力之城。
城市设计,统筹产业业态、空间形态、城乡生态以及社会生活、交通和环境等多种要素,挖掘、保护并创造城市空间的鲜明特质,营造独特的场所感,在尊重地脉和文脉的前提下,彰显城市品质。
4.强化“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和城市精神”的发展导向,提升文化自信。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保护和发扬本地历史和文化传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城市设计,引导城市和建筑更好的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5.体现“睿智增长、低碳生态”的发展原则,适用、经济、美观,突出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背景下,城市设计要践行低碳节能、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充分尊重自然,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通过与本地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空间营造引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6.着力加强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支撑功能,提高法定地位。
积极推动各层次城市设计与既有空间规划体系的对接与融合,明确城市设计的空间管制和规划属性,加强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衔接,将城市设计纳入城乡规划的决策、实施、评估体系中,依法推进城市设计的实施和管理。
7.着力推进城市设计的社会化进程,加强公众参与。
好的城市设计一定需要社会参与、社区参与,让广大市民介入设计实施的过程。倾听市民的声音,使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维度,以共识促进市民及各相关方的认同,共同提升设计水平。
8.着力强化城市设计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突出引领作用。
强化理念创新,鼓励跨学科的技术交流。整合产业业态、城乡规划、公共空间、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生态景观、公共艺术、战略咨询等学科在城市设计领域的设计力量,依托多方跨界优势平台,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开展理念、方法的创新。
9.着力推进城市设计技术标准、业务体系、制度规范等建立健全,加大应用推广。
城市设计需要规范的技术引导和支撑,加大国内、国际技术交流,加强城市设计领域的社会性组织的建立和建设,聚焦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制定、业务体系衔接和制度规范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建立、健全和应用。
10.着力加强对城市设计人才的培育和培养,强化队伍建设。
优化城市设计人才的成长环境,通过城市设计竞赛,青年城市设计师、城市设计大师等形式多样的培养和推优工作,全方位创造城市设计人才成长、成才和展现的机会,提升城市设计人才队伍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我们倡议,大家共同来重视城市设计工作,让创意改变生活,让设计点亮城市!并以此为平台,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共同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提升城市品质、创造美好生活,为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城市设计联盟
2014年12月29日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