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只是养老的环节之一
未来养老建筑中,还有一类是养老社区或养老公寓,以及普通新建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它们的设计建造,同样离不开对老年人身心的关注。
比如,张家港澳洋优居壹佰养老公寓就是主打“老年生活”牌的一项试点项目,这个社区的突出特色,就是除了有超市、医院等必要配套外,有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年活动街,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打牌、喝茶、聊天等,以及寻找其他自己喜欢的各种项目——“老人们只要还能动,就不愿意闲着,而这里给了他们充分的选择余地,不仅仅只有居住这种简单功能。”周燕珉说。
此外,老年人大多希望与子女就近居住,这就催生了新建社区配建的各种养老产品。
“建房子,做配套,硬件问题的解决,其实已经相当不容易。”周燕珉坦言,不能孤立地看待“老龄化建筑”,因为养老是各种社会问题中的一个,老年建筑也只是养老问题的环节之一。
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未富先老”。简而言之就是,人均寿命的增加高于发达国家同期增长水平,但相应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却比较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尚未形成,失独、失智等问题将成为与养老长期相伴随的话题。
不仅如此,现在一方面是养老资金的紧张,另一方面却是养老床位的空置。据统计,北京、广州等地一半的养老床位空置,上海的入住率也只有约30%,除了价高质次、路途不便等原因,更重要的是开发商的目的不纯,“很多只是为了获得国家对于养老的床位补贴。”
而所有这些,又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支持与监督,“并不是一次性建成所有东西就可以万事大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长期性的。”周燕珉认为,这项综合工程,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对于老人真正发自内心的“关爱”。
寿比南山,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福如东海,正如一位网友在讨论养老问题时的感叹,“你现在可以不关注养老,但终有一天你也会变老。”
4/4 | < | 1 | 2 | 3 | 4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