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将为全国重点城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以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耕地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优质耕地“城市包围农村”式的扩张。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国务院确定的2015年中国一项重点任务。目前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已开始全面部署。首先是从规模空间上,从大城市到小城镇,按轻重缓急划起。最终这项工作将从城镇周边扩大到农村,预计2016年全部完成任务并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
“重点是尽快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不能让城市周边的基本农田红线像‘红飘带’一样随意摆动。”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意味着农村土地越来越多的“非农化”趋势。为确保13亿人的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划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这条红线一直面临着压力,最大的压力就在迅速“摊大饼”式扩张的中国城市周边。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一个课题组稍早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其实无需这些数字,任何一个人只要开车出城,就可以看到:脚手架在城郊拔地而起,取代植物疯狂“生长”;宁静辽阔的郊外原野,正让位于机械臂的排山倒海之势。
为遏制“城市包围农村”的趋势。2014年7月,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启动会,选择北京、厦门、武汉等14个城市,部署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1996年至2009年13年间,中国减少耕地超过2.03亿亩,其中大多数是优质耕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对记者说,数据显示,全国12个省区市建设用地总量已接近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规划控制目标数。“国情和省情都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随着‘四化’同步推进,各类建设不可避免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大都占用的还是城乡结合部的优质耕地。”
截至2009年底的省级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耕地22.71万公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净减少11.68万公顷,年均减少8980.9公顷。据北京规划的2020年末耕地保有量红线,早在2009年底,中国首都耕地面积距“红线”仅剩1.25万公顷。
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均耕地面积0.12亩,不足中国人均水平的1/12。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超过全市陆域面积的40%,已经高于大伦敦、大巴黎、东京圈。上海已经处于耕地保护的“红线边缘”。
截至2012年末,天津市耕地面积降至43.93万公顷,比规划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红线仅多出2000公顷左右。
按法律规定,这些直辖市人民政府“一把手”面临耕地保护问责的考验。2015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强调,将同有关部门一起,严格执行政府领导干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红线”并将之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省级政府对辖区耕地总量负全责。三大直辖市一旦突破红线,如何按规定进行问责,考验着土地监管体制。
“大城市也要承担保护耕地的责任,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尽量不占、少占基本农田,特别是花了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和城郊的稻田、菜地。大城市要带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按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的部署,2015年要全面完成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从而要“逼迫”城市建设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之路。占用基本农田搞新区,以各种园区、开发区名义非法圈地占用基本农田,都将被严格禁止。在“红线”倒逼之下,中国的大城市将跳出本行政区域,与邻近城市实现组团式串联发展,推动产业转移、社会分工和人口疏散。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