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相关新闻 > 正文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概要)

2015-02-10 15:57 来源:长春规划

6、规划区发展规划

建立规划区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网络;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明确四区划定,构建近域自然生态框架;合理引导区域城镇发展,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合理布局区域市政基础设施。

走集中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和引导产业整合与集中发展,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重点发展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积极推动新增人口及产业向规划区内城市组团转移和集中。至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将达到5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4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2%。

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一城、一区、十一组团、八城镇”四个层次组织规划区范围内城镇发展空间。其中“一城”为中心城区,“一区”为双阳城区,“十一组团”为奋进组团、新立城组团、西新组团、城西组团、合心组团、劝农山组团、奢新组团、双营组团、英俊组团、机场组团、兰家组团,“八城镇”为永春镇、乐山镇、新湖镇、玉潭镇、山河街道、太平镇、鹿乡镇、齐家镇。

中心城区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持续完善省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功能,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以高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职能;持续进行城市新中心培育、城市景观塑造、交通梳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对旧城进行逐步更新。

双阳城区在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基础上,重点发展居住、旅游、教育、生产型服务、商贸流通等城市职能;建设以山、水、林为特色的生态城区,为城市远景发展的重要预留空间。

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示范带动的原则,依托公路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快组团建设,提高聚集效益和区域竞争优势,通过合理确定和强化各组团的产业职能,与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共同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梯次结构。加快各组团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形成相对复合的功能结构,促进职居平衡,缓解区域交通压力。

合理划定用地类型,确定空间管制范围,其中禁建区包括新立城水库及石头口门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齐家地下水源核心区、净月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伊通河、饮马河、新凯河及其支流水系、伊通河上下游湿地的生态涵养区、基本农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和采空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大型河塘水库、坡度大于25%的山林等;限建区包括新立城水库及石头口门水库等二级水源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齐家地下水源防护区、军事设施控制区、河流水系两侧的生态敏感区、城市楔形绿地、重大市政廊道以及龙嘉、大房身、大屯等机场净空区;已建区包括中心城区、双阳城区及外围乡镇的所有现状建成区;适建区包括除去上述三类用地以外的所有用地,是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区域。主要分布于城市东北部的兴隆山镇、奋进乡;城市西部和西南部的兰家镇、合心镇、城西镇、西新镇;城市东部和东南部的英俊镇、新立城镇、玉潭镇以及双阳区的奢岭镇和新安镇所在的奢新平原区域。 

为保证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规划预留三级市政走廊,一级市政走廊位于城市西部和南部,依托跨境输油管线、东北天然气长输主干线、八三输油管线走廊设置,主要敷设大型区域长输管线,控制宽度为1000—2000米;二级市政走廊位于城市北部和绕城高速公路绿化带内,主要敷设城市市政干线系统管线,控制宽度为300—1000米;三级市政走廊位于城市西部,主要结合哈大客运专线和主要区域性铁路、公路设置,重点敷设输入输出连络线,控制宽度为50—300米。

7、中心城区结构调整与优化

中心城区是吉林省政治、经济、文化功能集中区。中心城区在进行必要的外延扩张时,更应注重内部职能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合理的空间容量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强度及开发密度,增加绿地,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空间结构: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提高中心城区整体运行效率。形成“双心、两翼、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城市原中心区部分职能,形成中部和南部两处城市中心。调整中部城市中心职能,重点发展商贸、文化、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建立南部新中心,引导与支持行政办公、文化体育设施以及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南部新中心相对集聚。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区域联系的主导方向,发展城市东北、西南两翼。其中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车、高新产业为核心的城市产业发展空间,东北翼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化工业为核心的城市产业发展空间。

用地布局:东部城区应依托长东北新区建设生物化工区、装备制造园区;结合机场路,构筑城市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围绕东站陆路口岸,建设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及空港口岸,打造综合保税区,形成集工业、居住、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加快二道、经开老城区工业置换步伐,提高市政设施、社会公益设施、公共绿地投入,提升城市品质。

南部城区应通过城市南部新中心的建设,整合汽车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新城以及净月经济开发区内各类建设用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科研、新型居住等城市职能,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有序、布局协调的城市新区。

西部城区应重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建设,改善城区环境;配合西客站的建设构筑城市西部中心,提升城区综合职能。

北部城区应通过老工业基地和棚户区的改造,整合铁北、宋家等北部空间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活区。规划期内要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区生活环境质量;结合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培育城市北部综合服务中心。

中部城区应以城市总体格局保护为基础,逐步迁出部分行政办公、金融保险、居住等城市职能,重点发展传统商贸零售业;规划期内应加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适当控制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延续现有城市小路网格局及景观肌理。

8、公共设施规划

建立级配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市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医疗、体育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加强儿童福利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依据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化趋势均衡义务教育、养老设施及相关医疗设施布局。 

在双阳、榆树、农安、德惠、九台等次中心城市,建设完善的辐射县(市)域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各次中心城市建设县(市)级文化中心;结合重点项目建立1-2处群众体育运动场馆和训练中心;配置二级甲等医院,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妇幼保健医院和其他专科医院;发展普通高中、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在重点镇内配置辐射周边乡镇的农业科技、文化活动、医疗保健、教育等服务设施。各镇分别设置独立文化活动场所,面积300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改善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建设1个以上多项目的室外健身广场、1个公共田径场;建设标准化卫生院。一般镇内配置文化站、卫生院、中小学、防疫站等基本社会服务设施,满足本镇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整合分散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乡村初中、小学空间布局;建设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一村一处;建设村屯文化室,并相应设置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期内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中心城区内建立市—分区—居住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省域中心职能,加强现有城市中心的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促进以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南部新中心的形成;在宽城、二道、绿园、经开、高新、净月、汽开设置七个分区级中心;结合居住用地布局,建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9、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健全居住用途的土地市场,建立供需平衡的土地供给机制,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发挥政府规划导向作用,关注城市居住需求,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培育地方特色,延续地方文脉,加强城市居住区的特色建设;全面提升长春市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水平,创建绿色宜居城市。配合城市的产业用地布局,适应城市居住扩张的趋势,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南部、西部及北部住区。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水平近期32平方米,远期35平方米。

通过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多种方式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加大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规划期末,使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控制保障性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其中,单套廉租住房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适当控制限价商品房单套建筑面积;旧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及煤炭塌陷区的居民安置住房应依据拆迁居民意愿,合理引导建设小户型住房。至2020年,新增保障性住房供应约9.1万套,建筑面积约580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1.6万套,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及困难企业集资建房2.5万套,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4万套,建筑面积约290万平方米。

按照“总量控制、区域平衡、项目落实”的总体要求,各分区均应确保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其中朝阳区结合富锋组团棚户区改造设置;南关区结合幸福乡村屯改造设置;宽城区结合五星、小南站搬迁改造设置;二道区结合十里堡、东新开河两侧棚户区改造相应设置;绿园区结合四季青、雁鸣湖周边棚户区改造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兴隆山镇整体改造设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结合北区村屯改造设置;净月经济开发区结合福祉路两侧工业改造设置;汽车产业开发区结合长沈公路居民点改造相应设置。规划期内完成三道煤炭采空区、东新开河淹没区内居民安置工作。 

2/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