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把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重点布局在郊区,推进郊区轨道交通建设
●围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人口集聚地倾斜,今后对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市与区县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经过一年摸家底、找问题、出思路、谋对策的密集调研,被喻为“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路线图”的《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已于近期正式出台。
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
《若干意见》重在从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缩小城乡差距”,力争使上海率先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推动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今后,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明显加大,郊区农村整体面貌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明显提高。
制度设计亮点多、政策措施干货多,新鲜出炉的《若干意见》让人眼前一亮。课题形成了“1”和“21”的政策文件体系,“1”即《若干意见》,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总体性文件;“21”是指围绕《若干意见》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21项配套性政策文件,涵盖了深化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强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8个领域。记者昨天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上述配套政策中已有4项出台实施,3项即将出台,其余14项将于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陆续出台实施。
政策调整力度近年少有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郊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问题和离土农民就业问题、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郊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郊区农村管理和社会治理等9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据了解,许多政策调整力度很大,为近年来少有。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能片面理解为城市郊区一样化。”调研课题在探索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时,特别注重“把握一个内涵”,即城乡发展一体化既要“求同”,强化一体化;也要“存异”,避免等同化。今后,上海将在发展理念、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强化一体化;同时,也要正视城乡之间在空间形态、功能定位和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客观差别,以及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尊重发展规律,避免城乡一样化和均质化。
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路线图”,最终的落脚点是让郊区百姓真真切切得实惠。目前,上海还有约140多万的农业户籍人口,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本市将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切实注重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各项权益,让农民放心种地、放心进城进镇。上海还将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的转变。《若干意见》将针对务农农民、离土转移农民、老年农民等各类群体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实行分类施策。按照未来蓝图,上海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当农民”将不再意味着身份鸿沟,而是代表着体面职业的一种。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