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不仅污染环境,还过度消耗人们的精力,很多城市提出车辆限购、限号、限行等被动的方法解决堵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认为,应该变换思路,用“大数据”整合交通资源,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北京、杭州等地以多年的高额投资证明了现有的交通管理设备、方法和思路在治理交通上成效并不明显。”朱奕龙说,提高通行率是面的问题而不是点的问题,目前多地交管部门只采用其他地区、其他国家使用过的交通管理设备、方法、思路治理,面对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拥堵越来越严重。
朱奕龙建议,应主动尝试论证交通治理的新方法,比如采用“大数据”技术缓解拥堵。这种方法就是利用采集的交通数据和合理规划道路来提高通行率,依据交通数据建立不同的应对模型,达到对各类交通需求以及趋势的准确把握,及时调节交通路线的供应量,对交通进行精细化调整。
同时,从交通需求入手,应打破多部门既得利益壁垒,解决发生交通拥堵的根本问题——道路和车辆的供需不平衡。朱奕龙说,车辆的拥有者对通行路线有需求,而通行路线作为供应方,不仅仅是规划部门的道路规划工作,还应该包括交通部门的路线管制设计、市政部门的施工安排、城管部门的占道处置以及公共交通部门的公交路线设计等。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