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两会新闻 ▪ 新型城镇化 > 正文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 “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我国解决城市发展难题,推进城镇化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通过测算,智慧城市相关投资总额将达到9700~41000 亿元,因此,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将起到拉动投资、提升决策效率、促进信息消费、增加互联网应用便利性、加速产业升级等作用。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4年8月,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的申报启动,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超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60%。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重建设投资、轻应用服务,重社会管理、轻公共服务,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和人才储备体系、建设和运维模式难以持续等。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重要驱动力之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上所有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拥有高速、便捷、稳定的无线互联网网络。所以结合当下的互联网接入政策,在智慧城市产业链中,三大运营商是整个产业链的纽带,可以说智慧城市的信息共享功能是建立在运营商所构建的信息运输网络的基础上,没有运营商的智慧城市建设根本无法想象。面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的加速,一直处于垄断的基础电信行业的改革还需不断深化。2013年12月、2014年1月、4月工信部已先后向26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我国虚拟运营商企业数量达到26家。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迈出了打破基础运营商垄断的第一步。但从目前已获得资质的虚拟运营商的情况来看,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进入门槛,据不完全统计,主管部门以及电信运营商对申请虚拟运营商企业资金冻结或者收取就超过1000万元,加上银行保证金、国际漫游业务保证金、用户保证金、投标押金等需要很高的进入门槛。由于虚拟运营商是从基础运营商拿得转售业务,所以在批发价格和卡号资源等方面还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加上一些业务层面的创新很容易被模仿,一旦有竞争对手大规模地跟进,很快就会失去优势。
结合电信行业的改革现状,更好地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我建议:
一、建议国务院牵头,加强部委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做到有牵头、有监督、有考核。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委,建议国务院牵头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委研究设定总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对各地上报的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要有统一的评估机制,避免部委之间各自为政,相互推诿,出现信息孤岛、资源重复浪费等情况。
二、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出台政策进一步鼓励、扶植民间资本投入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
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点,切忌盲目模仿跟风,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定期公布完成进展情况,接受监督,防止以智慧城市建设之名出现权力寻租的贪腐现象。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政府扶持机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在投融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建立保障扶持政策。
同时,应加大力度鼓励和引导民资进入重点领域,以项目招标、网络托管的形式让民营企业参与,更好地建设和维护信息运输网络,在项目审批、办公场地、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重点项目在资金上给予补贴。
三、进一步深化电信行业改革,降低门槛,打破垄断,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基础电信运营商资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虚拟运营商获得的是移动通讯转售业务,合作的主动权仍在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在这样的前提下很难打破垄断。可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申请基础电信运营商资质,与原有三大基础运营商一样在有效监管下开展基础电信接入服务。从行业根源打破垄断,理性地充分竞争,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四、建立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用大数据惠民利民。
把智慧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要打破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进行信息系统的整合,让已有的数据通起来形成一整套数据共享体系,建设优质的信息系统平台。以信息惠民,通过管理方式、服务理念、服务平台的改进,业务的整合,让百姓花更少的时间得到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
五、建立专业人才库,从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入手,突破瓶颈、营造集聚创新型人才的良好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目前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口。建议政府通过健全集聚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数据人才特别储备计划,并逐步建立相关领域的人才库,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人才紧缺的挑战。支持、帮助和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特殊人才的引进开绿灯,为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