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两会新闻 ▪ 新农村建设 > 正文
在这个承载着无限希望的三月,我们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从官方的声音到民间的热议,关于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讨论,在这个春天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中最鼓舞人心的话题。当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描绘着中国农村未来的美好前景之时,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应该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贡献更多正能量的讨论变得更加响亮、更有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留守耕地的农民们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稳固的物质条件,而背井离乡远赴城市的农民们,更是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已经实现,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历史欠债的归还也有了物质基础,基于目前“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城市反哺条件的成熟,国家将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战略,现代化战略的第二步已然迈出坚定的步伐。
然而,对农村关注的政策力度在逐年增加,但新农村建设任务还任重道远。一方面固然在于新农村建设需要时间和逐步的推进;另一方面也即更重要的缘由却在于,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的反哺力度却远远不够。农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城镇化的原始劳动力,而农村有效劳动力下降,剩余人口多是“三八”、“六一”、“七零”部队(指妇女、儿童、老人),是目前农村的现状。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农村文化流失更是难以被深度关注。同时,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农业自身弱质性的特点,客观上造成农业农村资金严重外流。而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长期被禁锢,产权归属不清晰,“唤醒”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已成为“三农”发展的一大挑战。
春节之后、两会之际,一系列关于农村的“博士回乡偶书”热传,引发新一波的乡愁讨论。返乡手记提出的是乡村治理和农村建设的命题,而如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发展更可持续、农民获益更实在,也是众多两会代表关心的议题。“农村决不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故乡,无处寄放乡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周森指出,“自身财力不足、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资金缺乏已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这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单一建设方式显然是不行的。”他认为,应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在谈到“中国农业走出去”时表示,农村金融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贷款一直很困难,没有东西抵押担保,而且农业风险比较大。正因为如此,陈章良认为这是一个增长点,因为世界上没有看到过哪一个发达国家农业没有贷款的。因此,他建议国家应该完善机制、出台政策鼓励金融企业进入农村,帮助农民发展农业,金融企业也能从中获利。比如,去年三中全会确定了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抵押担保,就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
为了让新农村建设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阶段,我们有必要从乡愁中抽身而出,更好地建设新农村,重新定义乡村与改造故土,这有赖各金融机构的戮力同心。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各金融机构要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拓宽信贷领域,防范金融风险。一要拓宽农村发展生产的信贷领域,着力支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二要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信贷领域,积极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信贷投入。对已经完成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的农村,允许其以产权证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三要拓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信贷领域。增加对农民居住集中、社区公益性投入和农民生活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开拓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助学贷款业务;四要扶持农业产业链金融深入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采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数据,动态监测经营情况,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有效识别和控制金融风险。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3月7日甘肃代表团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提出,新农村建设任务非常艰巨,政府应该主导进行城乡要素交换。这其中,农村金融大有可为。通过金融创新,引导更多的金融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用活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农信社改革,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高度重视政策性“三农”保险,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从而破解农村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等问题,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