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的电影王国在新加坡成立首家海外分公司,而促使他来到新加坡建立分公司的原因正是这里的宜居环境。当时乔治·卢卡斯说道:“我们要移往人们乐于居住的地方,新加坡是国际化社会,有很好的文化融合,海外分公司建在新加坡将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来此加入我们。”
新加坡在国际上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居住环境,让游客赞叹不已。50年来,新加坡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虽然如今面临着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但绿化程度还是越来越高,宜居程度不减。持续保持着的绿化与活力,让新加坡成了“花园中的城市”。
花园城市——新加坡
几乎半个新加坡都是绿茵悠悠。尽管新加坡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但政府仍保留10%的土地,用来建造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从建国最早期至今长达40多年的谨慎规划和新加坡政府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决心,令新加坡成为了一座花园城市。从21世纪开始,新加坡便致力从“花园城市”转变成“花园中的城市”,将一整座城市都变成美丽的热带花园,而园中拥有各种城市基础设施。记者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看到,虽然新加坡城市建筑密度很高,但错落有致的建筑高度,伴随着建筑表面的绿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起到了环保作用,随处取景都会拾取到美好的画面。
新加坡园林发展署署长杨明忠向记者介绍:“由于新加坡的土地空间有限,我们不断推出创新的方案,进一步扩大城市景观的绿化空间,以期建立一个高速发展又充满绿意的国家。我们将建造广泛的公园连道和一条长达150公里的环岛走道,连接全岛的主要公园和自然区。这些公园连道能让公众更亲近大自然,并能提供方便步行、慢跑、轮滑、自行车的绿色休闲空间。”国家公园也和公共事业局共同合作推行“活跃、美丽、干净”水源计划,整修多个水域和水道空间,既净化水源,也让这些绿地成为公众休闲的好去处。在未来,政府仍致力于将新加坡打造成一座花园中的城市。政府保留了900公顷的土地,以便在未来10到15年间建造新的公园。滨海湾周围的优质地段已被用来建造滨海湾花园,该项目反映了政府对绿化的建设决心,让新加坡成为人们定居、休闲和投资的不二选择。
新加坡四大水喉为全民供水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淡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国家,根据两份与马来西亚签署的双边协议,从柔佛州进口水。第一份于2011年期满,第二份也将于2061年到期。也许正是因为对水资源的危机感,促使了新加坡在水的保护、回收、再生、新生等方面格外重视。如今,新加坡已成为城市高效用水及创新水循环科技的范例,吸引了西门子及通用电气等大型企业投入资金和人才。记者在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了解到,国家四大水喉策略,不但确保了供水的充裕和多元化,还为新加坡世世代代维持永续不断的供水。这四大水喉包括:国内集水区水源、进口水、淡化海水和新生水。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政策与发展副总裁蔡顺源向记者介绍道,新加坡的四大水喉虽已全部到位,公共事业局仍继续努力投资于科技、研发,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新途径,以生产和处理用水。公共事业局制定了一整套非常全面的方案,在生产饮用水的每一个阶段都严密控制水的质量,确保其品质优良。在落实各项计划的同时,公共事业局也高度关注环境、景观和社区的需要。
为了给全民持续供水,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呼吁新加坡人负起责任、明智地用水,保持新加坡集水区的清洁,并通过享用珍贵水源让人民和水建立密切的关系。
记者在新加坡采访期间,探访了公共事业局的新生水访客中心,这里也是新加坡公共事业局的新生水公众教育核心设施,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外国政府官员、本地学校团体前来参观。访客中心重点解说水的重要性,以及新加坡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回收被处理的用后水,访客还可亲眼见证先进的双向薄膜技术、紫外线科技、新生水生产过程等。在参观的最后还可以亲自品尝高品质的新生水。新生水访客中心让公众了解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节水意识。
引领热带绿色建筑
在新加坡的发展规划中,可持续发展计划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2000年以前,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标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并不多,现有的标准主要源于美国和欧洲,且不一定适用于新加坡的气候。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加坡建设局开始研发专门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评估工具。2005年,该认证计划正式推出。截至2013年,大约在引入认证计划后的8年时间里,新加坡已拥有1650个绿色建筑标志的建筑项目。
记者在建设局采访时参观了零能耗建筑。该零能耗建筑改建自新加坡建设专科学院内的一座现有建筑,建筑还配备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的一些包括先进的通风及置光伏体系等高能效的技术。能源来自建筑顶部的太阳能发电,窗外的反光板帮助提高室内亮度,空调系统也是在降低温度的同时可以把新鲜的空气传入,在室内地板、书桌等处安装通风设备,保证了室内空气清新。该零能耗建筑所展示出来的创新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