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
“线上线下”加强互动
在“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青岛占据了重要地位:国家规划的海陆5条路线中,有4条可以从青岛港始发,这使其具备成为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南北全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同时,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战略支撑下,山东港口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青岛港线下通过陆海并进打造“北方门户”,线上则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平台,以此谋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去年12月底,青岛港与银川综合保税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银川进口牛羊肉、设备及粮食等业务,集散银川市及周边出口货物,进行海铁等多式联运合作。通过此次合作,银川保税区和青岛港之间将建设具备大通关能力的海铁、公铁多式联运保税物流通道和内陆港操作平台。
这不是青岛港与内陆城市的第一次合作。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港口之一,青岛港先在山东省内设立了临沂、东营两个无水港,又在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建立3个“核心无水港”,由此形成以青岛港为轴心辐射的无水港组合港。未来青岛港会以新疆为中心,东向联动西安、郑州、银川、兰州、太原等国内无水港,西向联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国际无水港,凸显新疆的核心区位,打造以新疆无水港为枢纽港的国际无水港组合港群。
串起这些无水港的,便是内陆与青岛港直通的海铁联运“物流高速路”。“目前我们已开通了郑州、洛阳、银川、西安、乌鲁木齐、成都等沿线班列。”青岛港集团总裁成新农告诉记者,“我们还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边境口岸,开通了连接中亚五国的‘过境海铁联运大通道’。”
“青岛港希望加快构建具有话语权、影响力并具有引领作用的互联网平台,以更好地发挥内陆无水港和海上航线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形成青岛港服务于‘一带一路’新的战略优势。”青岛港集团董事长郑明辉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青岛港逐渐形成的“北方门户”优势,他们计划未来在码头装卸、港口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集团办公管理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信息化、互联网化,将物流信息及服务效率提高,带来物流模式的新变革,最终实现青岛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去年8月,青岛港立足建立健全市场和客户网络的管理、服务体系,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从干散货入手与客户建立互动,掌握货物最新信息。通过互联网对干散货市场动态的分析、判断,吸引货源,开发客户。未来,青岛港还计划构筑起“干散货、件杂货、油品和集装箱”四大功能板块服务体系,全球各地的客户通过互联网,就能即时了解到最新的行业资讯和信息动态。
与此同时,青岛港整合青岛区域的物流行业资源和贸易客户资源,推出了以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共平台为依托“海道网”。这个以网络交易、网络结算、网络物流金融、信誉体系等多元化网络服务为手段的平台,实现了船期运价、订舱服务、传媒服务等多项业务的网上运行。“我们将形成覆盖港航物流领域的系列软件产品,联通或整合各类资源,为港口、船东、货主、代理、运输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个性化、全方位、一站式信息服务,打造国内港航最具影响力的物流信息服务网络。”青港国际信息中心主任张蕾对记者表示,海道网未来还可提供订舱业务数据分析服务及订舱交易风险担保等服务。(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焦兰昆)
日照港:
构筑“东延西展”桥头堡
山东日照市是我国中西部乃至中亚地区重要的出海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城市,港口优势是日照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最大潜力所在。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日照市从港口入题,全力建设陆上丝绸之路向东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拓展的海陆双向枢纽。
去年4月,日照火车站、日照港开办国际联运过境货物运输业务资质获得中铁总公司批准,这意味着以后过境日照的货物,办了国际联运手续即可以不换乘直达目的地。“这个资质对我们太重要了。”日照港集装箱科工作人员金锋告诉记者,“从日、韩经海上通道到欧洲,以前需要40天左右,如果通过日照卸货走亚欧大陆桥,15天左右就可以到欧洲。”
去年年底,由山西兴县瓦塘直通山东日照市的国内最高等级的万吨列电气化重载铁路——瓦日铁路建成通车,加上原来新菏兖日、日照—侯马—西安和北疆铁路的亚欧大陆桥管线铁路,日照港成为全国唯一拥有2条千公里以上铁路直通腹地的沿海大港,这让日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物流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目前,日照已开通至韩国釜山港集装箱班轮、至中亚集装箱跨境海铁联运、至蒙古海陆联运业务。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告诉记者,日照港已经从单一煤炭输出码头,发展成为集水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枢纽,在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中转基地中占有重要一席,其外贸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比重超过70%。
“‘一带一路’,经贸畅通是重要的一环。”日照港集团董事长杜传志告诉记者,为此,他们将着力做好“三结合”,打造海陆双向资源流动平台:一是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桥(新亚欧大陆桥)结合,不断放大过境运输规模,打造联通韩国与内陆、中亚、蒙古贸易交往的物流经贸“大通道”;二是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结合,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中心;三是陆、海一体,构建起东北亚西向拓展和中亚、蒙古地区东向出海的商贸物流基地。(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杨 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