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目前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中国长三角城市群正紧随其后,成为第六个重要的城市群。本文重点介绍国外的五个城市群,为中国的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照借鉴。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以芝加哥、多伦多为核心,分布于北美五大湖沿岸,跨美加两国,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出海口为圣劳伦斯河。该区域面积约2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拥有10个左右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
五大湖地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价格低廉,对北美的钢铁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五大湖南岸和西岸形成了五大钢铁工业中心。在此基础上,它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形成一个特大工业区域、全球汽车制造中心、机械制造中心。
这一地带是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工业城市集聚,与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一起占美国70%以上制造业产值。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和销售额占美国总数的80%左右,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工厂,底特律就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城、福特汽车公司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美国内地的金融、贸易与文化中心。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巴黎、阿姆斯特丹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作为超级城市群,实际上由大巴黎地区、莱茵—鲁尔、荷兰—比利时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总人口4600万。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组成了“人字形”发展轴,成为全球旅游、航运、重工业制造中心之一。
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法国的巴黎—里昂—勒阿弗尔城市带是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密集区。
德国的莱因—鲁尔都市圈是因工矿业发展而形成的多中心城市集聚区,在长116公里、宽67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等20多个城市,其中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有5个。鲁尔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
在荷兰境内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呈多中心马蹄形分布,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构成亚欧大陆桥的西端桥头堡,处于世界上最繁忙的两大运输线——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和莱茵河水系运输线的交接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以纽约为核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平原,长900多公里,宽50~160公里,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人,城市化水平超过90%。包括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
波士华城市群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最重要的工商业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全美最大的生产基地;又是美国的金融、贸易、运输中心,甚至是世界最大金融中心。
从发展历程看,外向型经济是波士华城市群兴起和壮大的主要驱动力量。虽然技术进步使生产的区位约束条件日益宽松,但海运仍然是实现国际贸易物资交流的最有效手段。
近年来,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高科技产业和研究机构、高校在这些沿海城市群聚集,增强了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孵化功能,为城市群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1座——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的城市人口均达100万以上,中小城市10余座,还有众多小城镇。区域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约为全英国土面积的1/5,在世界五大城市群中面积最小。人口约3650万,占英国人口的一半左右。然而这是发展最早的城市群,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长,在英格兰中部地区首先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这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GDP1万亿美元以上,人均GDP 25000美元左右,是全球金融中心,作为印刷机械、汽车生产制造中心之一的曼彻斯特是世界纺织工业之都,利兹、伯明翰、谢菲尔德等大城市是纺织机械重镇;除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设有金融交易中心外,伦敦形成欧洲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日本东海道城市群
东海道城市群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中心,区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20%。人口将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在其国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集中了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成为全球汽车、家电、自动办公设备、造船中心之一。
这是一个多核的城市群,包括三大都市圈,一是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都市圈、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都市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名古屋都市圈。由于日本国土狭窄,平原面积少,因而中小城市相对较少,为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城市群和主要城市既有优势产业,又有相对综合的功能。
与波士华城市群一样,主要城市各具特色,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城市群在世界上的地位。而不同的是作为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东京的功能比较综合,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城市在加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强化地域职能分工与合作。
东京人口超过1000万,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世界大城市,承担着全国经济中国际金融中心的职能,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