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国家发改委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有五大亮点

2015-04-16 16:52 来源:荆楚网 作者:记者 李柯 实习生 袁安琪

4月1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在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规划的五大亮点。

于合军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总体来讲与以前我们以前所做的区域性和专业性的规划有所区别。在研究编制这个规划过程中,力求使规划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这可以说是规划的特点或者我们理解的规划的亮点。

一是突出了一体化发展的理念,也就是体现了长远发展的方向。当前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统一区域大市场。因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城市群当中的各个单元城市发展的模式简单的叠加,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始终紧紧扣住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集中的体现。

二是突出了以国家总体部署和区域总体战略的充分衔接,体现了时代特点。早在2013年初就会同有关部门和三省启动了规划研究编制工作,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本身就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编制主要依据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性文件、服务服从于这一重大战略。借这个机会我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一下,明年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十周年,希望广大媒体朋友进一步关注中部地区的发展。同时,在研究编制规划过程中,正好赶上我们国家紧锣密鼓的研究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因此在这两个规划的衔接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同步研究、同步衔接,在规划里充分体现了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一些要求和部署。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陆续提出和确立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带一路”也是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在研究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时候也与这三大战略,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进行了有机衔接。

三是突出了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围绕推进区域一体化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对如何让区域一体化有抓手、能落地,同时也能够进行考核,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在规划里明确提出了“五个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就是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比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规划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在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保障、信息基础设施等重大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五个协同发展用专门的章节进行了阐述,有量化的指标,也有一些保障的机制,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四是突出了绿色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本身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就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因此,我们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时候,把“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并把生态文明共建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用比较大的篇幅明确了促进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实现路径及其保障措施。

五是突出了体制机制创新,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三个省、31个市,推进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就是创新协调区域际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如何实现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一体化,也是我们在研究编制规划时的一个难点或者重点。因此,我们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果大家比较细心的话,可以搜索一下,在通篇的规划当中出现了机制65次,体制13次,这足以看出我们对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在整个规划当中的重量、分量。

于合军还指出在具体的改革创新方面,和突出体制创新的特点基本是一致的,本身体制机制创新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使改革能够落地的具体措施。比如在规划里提出了创新城镇联动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在基础设施方面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些改革创新的思路,在水利建设方面提出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部署,在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跨区域的环保机制、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有一些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同时在推进区域合作、简政放权和强化服务等等一些方面,规划文本里也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这些都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