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尼泊尔强震相关新闻 > 正文

地球是否已进入“振动模式”

2015-04-28 14:45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报道,地球是否调到了“振动模式”,对于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罕见强震(8级左右),大多数人,包括一些专家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总体看,专家的观点也分三派。有支持的,有略微质疑的,也有不置可否的。

一些专家认为,印尼苏门答腊、海地、智利、中国汶川、日本,近些年来全球多地发生强震,尼泊尔刚刚又发生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强震,地球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但也有专家认为,近些年强震明显增多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否就此认为进入活跃期,有待进一步观察。另有专家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为进入了活跃期。

这里,强震增多是共识,但争论的焦点就是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因为对此的判断,决定着未来对于全球地震预防的研判和应对思路。如果确实证明进入活跃期,则要对一切重要的地震多发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房屋加固,而如果认为这些只是随机现象,未来不一定继续有强震,那么又是另外一套研判和应对思路了。

对于这一问题,新华社记者也在国内外进行了多路采访。

先来看支持地震活跃期的观点。

【支持派】

蒋海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全球地震活动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进入了8级地震活动的高发期,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呈现了类似20世纪前半叶全球8级大地震多发的状态,并且这一态势可能还将持续。

徐锡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南边,而青藏高原特别是南部地区地质活跃度高,正处于7级以上地震的丛集期,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对青藏高原的地震形势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

【中间派】

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彭志刚:我们观察到,从2004年苏门答腊9.0级地震后,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确实比过去50年多了4倍以上。但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大震是随机发生,还是彼此存在关联。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有精密仪器记录的地震历史太短,不过100年左右,因此地震学家无法从中摸索出相应规律。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2011年媒体制作的全球地震分布图

【略有质疑派】

在2013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有高的时期和低的时期,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

帕森斯推荐了一篇2012年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写论文的有好几人,可见对活跃期略有质疑的科学家大有人在。而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专家不认为进入了活跃期。

既然科学界在这方面尚无统一的定论,为何人们的感受是,地球明显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呢?这篇论文提到,现代社会传媒日趋发达,进入新世纪以来每一次大地震都得到媒体的大量报道,而过去一些大地震发生后可能不为其他地方的人所知。

文章列举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现在全球人口增多,地震造成的伤亡变大;全球化又使得各地人们频繁流动,人们对地震消息也就更为关心。这些原因合在一起,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地震活跃期。

【结论】

地震之间有时会互相引发,一般都是大地震,引发相对小的地震。但到底是否会导致出现一个地震活跃期?近些年来全球各地发生的强震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联系?通过上述不同观点可以看出,目前科学界在这方面尚存争议。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