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修得起,回得去--桐庐美丽乡村考察感想

2015-05-18 11:17 来源:《乡村规划建设》 作者:罗震东

没去桐庐之前,就已在不同的场合与它多次相遇,变成了挥之不去的念想。富春山居图之美名,杭州都市圈的区位,让我一方面觉得桐庐之美神秘且大有可期,另一方面也不免生出一些隐忧,桐庐之美是否仅在于风光之美?“美丽乡村”除了风貌之外是否还可以发掘出足以借鉴与推广的模式与做法?

带着最美乡村究竟有多美、美在何处的疑问,笔者于2014年春对桐庐的芦茨、荻浦、环溪、深奥、阳山畈等乡村以及桐庐新老县城作了一番实地调研。现将一点感想略述于此,与大家交流,也希望为我国当前关于乡村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的讨论增添一点佐料。

从自然本底角度来看,桐庐确实有着太多令人艳羡的资源。富春江由南向北穿过桐庐,丰富的水系串起县域各个组成部分,不仅提供着生活及生产所需的水资源,更赋予了这里独具特色的灵动气质;富春江两岸起伏的山势与水体相互交融,层峦叠嶂、清新怡人,难怪范仲淹赞之“潇洒桐庐”。与自然造化留下的奇山秀水相比,桐庐人对自然环境的改善更让人惊叹。县城有序的规划与设计,乡村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传统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都显示着桐庐人建设优美人居环境的意愿、能力和水平。山山水水固然不可复制,但人居环境的改造却有迹可循。因此桐庐乡村的美,不仅美在自然禀赋和历史遗存,更美在它们是“修得起,回得去”的地方。

如果说“人、地、钱”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那么对于乡村建设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和“钱”,即经济要素的投放与对人的吸引。经济上“修得起”与人能“回得去”是乡村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基础,桐庐的乡村建设给予我的启发主要就在这两个方面。

经济上“修得起”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解,首先乡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投入,第二资金投入是有限的,因此要有规划、有侧重。虽然在要素构成与发展路径上与城市有所不同,但究其实质,乡村与城市一样都是处在不停演进的社会大环境里的聚落。因此将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局部逐渐衰老的现实,并通过自我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调谐,否则纵使曾经具有多么优越的发展条件,也将逐渐落后于历史的步伐,褪去原有的优势与光彩。为了扶持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我国乡村地区长期以来受到的基本都是挤压甚至剥夺,从而导致大部分乡村地区要素严重流失,乡村聚落空间与社会构成不断异化直至瓦解。乡村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个促进要素回归进而自由流通的过程,首先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必须的投资以恢复乡村的基本聚落功能。

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及2008年以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使得包括桐庐的特色、精品村在内的浙江省所有“美丽乡村”在财政上均获得了较大力度的扶持。以桐庐芦茨村为例,村里共获得了3000万元的财政投资,其中1500万元来自杭州市,其余由省、县两级财政补贴。投资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的配套(见图1),并在维持、优化原有基本空间格局与肌理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进行明确的引导与扶持。

图1:荻浦村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公示栏

图2:环溪村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站

区别于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出现的精于表面粉饰而疏于基本服务完善的乡村建设做法,桐庐的乡村建设整体以原有风貌为主,没有太多人为的整修与重置,而是重在环境整治,重在交通、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以及村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完善(见图1、2)。从荻浦村提供的规划建设前后对比图片可以看到,村庄整体并未进行翻天覆地的建设,但经过较大力度的环境整治后,村庄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见图3)。虽然也有对建筑外貌的整饰,但做法上多以当地原材料进行局部修复,看似简单实则处处务实、用心,方案研究与制定乃至工匠的选用都比推倒重建的难度更大。

图3:狄浦村环境整治的前后对照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便利,同时大大推进了桐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既便捷了将其自身独有的乡村特色向外展示的途径,也为留住本地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乡村可达性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餐饮、民宿、休闲度假甚至景观地产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支撑。虽然桐庐的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乡村建设要“修得起”就不能将之当做一场运动、一蹴而就。可持续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进行投入,才是培育、提升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益做法。

人能“回得去”是检验乡村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它也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乡村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人回去,二是乡村传承着历史,让回去的人不觉得陌生。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居环境都只是“美丽乡村”的物质载体,乡村的美丽来自于它的生机,也即人的存在与文化的传承。快速的城镇化浪潮使得所有乡村都面临着人口流失的困境,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在农业生产效益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如何使乡村居民愿意留下,如何重构乡村的吸引力并保持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桐庐的实践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回答。第一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发展,前面已经论及。基本生活条件的破败、落后是中国大多数乡村给人的基本印象,基本生活条件的巨大落差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使乡民离土离乡、另谋出路的重要原因,“人往高处走”古今皆然。而桐庐的乡村干净整洁,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的结合改变了大多数人的认识,当地居民发自内心的骄傲与幸福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个方面是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一产业的“接二连三”已经初现成效。虽然许多乡村仍保留着大量的粮食耕作空间,但经济作物的种植如阳山畈的水蜜桃、荻浦的花卉苗木,无污染的加工制造业的保留和面向旅游的餐饮、民宿、运动、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本地乡民提供了更多创收的途径。生活条件与致富机会的共同提升开始逐渐吸引村民回乡创业,城乡文明和多元要素开始形成初级的良性循环。

人能“回得去”更深层面的关照就是“乡愁”,除了故乡有形的山水,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要能够依然延续,让回去的人不觉得陌生。在当今乡村历史文化保护被不断符号化和异化的时代,桐庐的做法是让人感动的,乡村建设没有因为环境美化而改变历史的真实性,时间上的并置让空间上有了更多的层次。桐庐县芦茨村现址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兴建新安江水库时由原址搬迁建设而成,其建筑风貌与空间组织方式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对建设的影响。村中代表着村民权利与热情的大礼堂及其外墙上的标语、夺目的五角星明白无误地告诉着人们它所归属的那个年代(见图4)。虽然现在大礼堂已用作游客服务中心,但内部格局仍保留了那个时代的模样,一方面寄托着回忆,同时又以一种新的方式与本地人和外来游客融合在一起。

图4:芦茨村的大礼堂

桐庐当然不乏更为久远的历史回忆,村落中坐落着的各氏祠堂,一眼望去便可知其家族传人在兴建过程中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部分祠堂在经历浩劫后保留下来的斑驳墙体、受到破坏而模糊不清的匾额,都无声而有力的延续着文化的传承。行走在桐庐的许多乡村,随处可见土坯房与砖瓦房历史的并置以及大跃进、文革时期刷在建筑外墙上的标语(见图5),它们也都无声地显示着村庄发展的真实印记,同时透露出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谦虚与务实的态度。尤其荻浦村传统造纸作坊遗迹的保护与修复。已经废弃为溪沟边的几堆乱石的传统造纸作坊,经过环境整治和遗迹修复,虽然没有形成多少令人赞叹的景观,却留下了让人难忘的历史记忆(见图6),与村口那片树龄多在400年以上的林子共同构成了村庄独特的魅力,让人不仅回得去而且愿意常回去。

图5:茆坪村的小广场

图6:狄浦村传统造纸作坊遗迹

乡村发展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看似宏大实则微观的命题,它是无数乡村本土化、特色化发展所构成的总体叙事。桐庐的乡村作为中国万千乡村中的几个,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它仍然是特殊的。它是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村发展模式,有着特定的阶段和条件,因此模仿没有意义。“修得起,回得去”如果可以作为一条经验的话,它必须与特定乡村所处的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条件相匹配。显然对于区域差异巨大的中国乡村,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微观的问题。不过,无论大江南北、东部西部,“干在实处”是一个共同的底线,没有务实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再多的规划和模式也是枉然。

罗震东. 修得起,回得去——浙江省桐庐美丽乡村考察感想[A].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乡村规划建设(第1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96-99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