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数据与城乡治理” 研讨会观点速递

——技术篇

2015-05-24 21:5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5月23日至24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创新驱动先行”,共设立学术交流分会场16个。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办的第16分会场“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同期举行,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技术、大数据时代城乡治理问题解决的新机遇、大数据支持下的城乡治理方法与实践、大数据带来的规划方法论变革的思考、规划支持与公众参与平台等。

研讨会分为“开放▪参与(理念心态)”和“解析挖掘(技术方法)”两大版块展开。中国城市规划网特发来现场报道,与大家分享最新最热的行业观点,以下分享的是24日上午研讨的主要内容。

沈振江 日本金泽大学环境设计学院教授,研究生院环境规划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日本智慧城市与规划建设

沈振江教授系统介绍了日本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在市政设施效率低下、环境恶化、全球变暖等背景下,日本将智慧城市理念重点引入到城市设施更新中,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自2009年设立智慧城市项目公司,吸引了众多大企业加盟,通过建设智慧设施、构建数据监测反馈机制,提供更多便利高效的服务,如智慧电网、智慧水处理、智慧防灾等。在数据公开方面,日本在90年代打破了数据壁垒,在国土交通省、总务省、环境省三大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统合型GIS,实现了从国土尺度到最小行政单位尺度的数据全覆盖,并通过立法为数据的公益使用提供保障。总结来说,日本智慧城市的建设,既带来硬件设施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空间使用行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利用将进一步改变居民的行为方式,进而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提出新的需求,规划师应该有所应对。

马向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马向明总规划师从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谈起,回顾了区域规划从上世纪50年代到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从而引出区域规划的迫切性及三个不确定因素:编制单元、目标和编制主体。回顾珠三角区域历史上的四次区域规划,编制主体、内容和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在本轮珠三角全域规划中,根据人口、国土和GDP等大数据分析,珠三角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连绵体,建成区9000多平方公里,经济、人口、空间、交通等要素的分布密度都呈现一定的规律,体现为以广州为门户城市,深圳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双中心、三梯队、网络型”的城市群结构。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赋予的使命,提出广州的城市总部服务功能要配合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同时,马总师针对当前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破碎化特点,提出“集合城市”概念,并在规划中通过利用手机信号数据,辅助方案决策,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绿廊、水岸公园以及跨城市公园带建设等。最后提出三点体会:数据脚印,有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面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大数据时代,数据源空前丰富,对规划思路的启迪和方案的佐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钮心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从就业居住空间关系分析上海市域城市空间结构——基于手机数据的研究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居民行为的紧密联系,钮心毅教授介绍了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方面工作。一是上海中心城通勤区识别,通过手机数据定位居民的居住地和就业地,指出上海在中心城和郊区之外,以中心城的西、南方向为主拓展形成“通勤圈”(圈内97%的居民实现职住平衡),构成了市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中心城(664km2)-通勤区(576km2)-郊区(5101km2),为分层次、分区域制定针对性规划政策提供了依据。二是郊区新城建设成效评估,起步于2001年的上海郊区新城建设,旨在疏解中心城功能和发展地方产业。通过测算各新城的职住平衡率,得出该指标既与距中心城距离成正比,也与新城自身建设有关,各新城到2011年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产城融合”,新城内多数居民实现了就地职住平衡(多数>60%)。手机信令数据为职住空间评价带来了新的视角,未来可能成为城市规划的基础数据之一,可在辅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应用于规划实施评估,甚至进一步结合传统模型用于预测,但要重点建立体制、法律等方面的保障。

齐晓瑾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专员

大数据带来的修旧如旧可能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参与平台在灾后数据收集中的应用

2014年初香格里拉独克宗大火焚毁了这个藏人古城核心近五分之一的地区,清华同衡的齐晓瑾介绍了项目团队在建新如旧理念下使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灾后重建的经验。通过向各方主体收集街巷格局边界肌理风貌、历史地形、建筑形制,并充分融入公众参与,项目团队从管控和导引两方面完成了重建规划与图则,建立了针对文物建筑和其他建筑的三级及二级引导体系。他们发现规划过程中数据收集是修旧如旧的基石,政府、企业、同行单位、专家、当地机构、民众都是数据的有效提供方。其中面向公众的网络上传页面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尤其重要。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信息的同时也收集信息,成为很好的互动手段,在跨界切入的同时也很好地学习了本地知识,此外还能建立长期联系、降低公众参与的成本与门槛,突破时空限制。以这个项目为基石,未来参与式规划中应更多思考如何唤醒沉睡的数据、如何更好管理数据提供方、如何区分人工及机器的数据处理,以及如何在多语境下进行公众参与等问题。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