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一次提到地下管廊建设。他强调,“地下”的问题是城市发展更大的“短板”,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就此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
所谓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城市地下管廊又叫“共同沟”,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的“高速铁路”。对这一事物,许多人其实并不陌生。比如有人走在国外城市的街道,很少看到有电线杆和电线,这就是因为这些管线都埋在地下。近些年,国内不少城市内涝严重,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地下建设的庞大排水防涝工程,也备受公众关注。
然而我们也看到,国内在这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可说付之阙如。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一些地方主政者偏好在地上建设高楼大厦、高架、大桥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忽视了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里子工程、良心工程。再加上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本来就落后,新老管线纵横交错,整改建设投资大、难度高、耗时长,若无长期规划、坚持推进,确实也难以为继。
但必须看到,若不尽快把地下管廊建设提上日程,早日补上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这块短板,城市公共设施会陷入低水平建设恶性循环,城市发展受制约,民生问题也将大受影响。城市管理者应正视这一问题,下决心投入人力物力,沉下心来坚持推进,在今后若干年内搞好地下管廊建设,彻底改变城市“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的落后格局。
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采取PPP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地下管廊,不仅可解决公共财政开支压力,而且能刺激和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这方面,相关指导意见也有所建议和鼓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慢,但收益回报长期稳定,各地若出台合理有效的具体推进措施,明确投资、运营和回报机制,不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在规划上,可结合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整改齐头并进,在试点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对已建成的地下管廊,应明确所有市政管线必须入廊,有偿使用。
地下管廊建设是真正的百年大计、民心工程,有谋略远见和经济头脑的城市管理者,不会忽视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若地方主政官员能够前赴后继,克尽全功,这座城市的人们肯定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和政绩。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