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在国家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为指引城市和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会议提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一致,会议提出“尊重规律,五大统筹”的城市工作思路,建构了破解城市发展问题系统性方案的框架。
中国城市规划网邀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对会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与剖析,共同探讨中国未来城市如何健康发展。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管理思路的突破:城市工作是系统性工作
本次会议强调城市工作是系统性工作,这是一大亮点,是管理思路上的突破。城市社会和农业社会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系统特征要强得多,因此只着眼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问题等某一方面的改善,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它的整体效应取决于它的短板。而至于城市病问题,这是下一个层面的,是表层的现象,不是底层的结构。本次城市工作会议较之于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工作会议的飞跃就在于不仅仅强调城市病这种现象,而是标本兼治,有系统的思路,有顶层的设计,从系统角度来重新思考,这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制度性变化: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因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那么如何解决呢?从制度上来讲,要推行户籍城镇化,使城市成为2亿多进城农民安居乐业的地方;从城镇化主体形态来讲,要推行就地就近城镇化,把县域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体单位,把中小城市作为市民化最主要的接纳主体;从城市本身来讲,城市是否做好准备,原有城市居民要有平等心态,需要意识调整;从农民工自身来讲,要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就业方面的能力。
理念归位:提高城市宜居性
宜居性是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且在讲到城市宜居性时,也不能忘了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各有重点,无优劣高下之分。
宜居性的核心话题还是安居乐业,其主要指标:一是经济本身的活力和充分的就业;二是安全性;三是城市文化。所以其衡量指标绝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中央提出要提高城市宜居性,这是系统的思路,需要不同的指标来指导。
如何提高城市宜居性?一要靠经济转型,靠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型,走可持续城镇化之路;二要向中国古代的宜居文化学习;三要落到实处,一定要把工作做细。
(已经专家确认,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