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测算,今年全国城市轨道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达1.75万亿元,年度投资计划3500亿元。”这是4月13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赵辰昕同时还表示,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必要的,但是各城市不要盲目攀比。地方政府和城市在规划期要特别关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选择合适的系统和制式。
城市轨道交通简政放权进入“快车道”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引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稳增长、惠民生意义重大。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简政放权逐渐进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轨道交通建成1900公里,完成投资1.1万亿元。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4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总里程约8500公里。2015年在建项目3300公里,完成投资约3000亿元,全国已有24个城市开通运营约3300公里线路。
据了解,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看,项目审批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3年以前,实行严格管控。结合当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严格管控,要求所有项目需报国务院审批。
第二阶段是2003年到2013年,审批权部分下放。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需报国务院审批,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审批。根据2005年《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财政能力较强、有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的城市,其建设规划审批权也下放至国家发改委。
第三阶段是2013年以来,深化简政放权。经报请国务院同意,2013年5月起,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2015年5月起,已实施首轮建设规划的城市,其后续建设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审批,报国务院备案。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进一步优化建设规划审批程序,加强省级发改和住建部门的初审责任,实现申报前省级部门形成一致意见,提高规划工作质量;同时明确,30个工作日完成咨询评估工作,20个工作日完成国家发改委内部审核程序,住建部也加快会签工作,审批时间明显缩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放、管、服”的推进,地方动力、投资意愿不断得到激活。在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由于前置文件同步下放,办理时限缩短,审批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节奏明显提速。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各城市批复项目可研57项,涉及线路长度约1400公里,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研究构建以规划管理为导向的新机制,强化以协同监管为保障的新体系。一是由事后审批规划向事前衔接规划编制转变,加强前期工作统筹配合。二是建立轨道交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综合利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和在线监测、项目稽查、执法检查等手段,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三是加强政策研究,出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地方管理能力,确保下放的权力接得住、管得好。”赵辰昕说。
“不要盲目攀比”轨道交通建设
据赵辰昕介绍,多年来,地铁建设一直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致力于推动多层次、多系统、多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各城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法定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发改委根据审批管理办法委托评估、严格审批。
“总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目前获得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共有40个,基本为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赵辰昕说。
不过,目前,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大多是以建设地铁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地铁建设成本的逐渐上涨和财政运营补贴成本负担的加重,地铁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随着进一步简政放权,地方建设的积极性会迅猛增长,如何平衡规划建设和地方实际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受到关注。
对此,赵辰昕表示,“十三五”期间,为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必要的。
不过,他提醒,应该看到,随着征地拆迁费用、人工工资以及物价的上涨,地铁建设费用快速上涨,因此各城市不要盲目攀比。“应根据自身经济、财政实力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要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通过多系统、多制式的技术经济比选,发展多层次轨道交通。”
“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运营补贴费用逐年增加,从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和城市在规划期要特别关注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选择合适的系统和制式。”赵辰昕说。
赵辰昕表示,鼓励地方政府和城市结合自身特点,研究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对项目还本付息、运营补贴的可行性,以更好地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用最经济的方式取得让市民满意的效果。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