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发改委再发文推进停车场建设,加速智慧停车进程。《央广财经评论》关注:智慧停车将有效化解大城市停车难题。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城市停车难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北京等很多大城市,乱停车的现象加剧了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如何通过更好的规划建设,真正从根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呢?来自发改委网站的消息,发改委近日印发了2016年停车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再次发文推进停车场建设,要求争取在2016年内完成停车场专项规划编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通知重点强调,推动停车信息化建设。开展城市停车信息系统开发,积极推进停车数据平台建设,促进停车信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建立基础数据库,实现停车数据动态更新、实时共享。通过充分发掘停车存量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停车引导服务。北京、上海、杭州3个城市作为停车信息平台试点城市,争取年内完成数据平台建设。如何加速智慧停车进程,化解城市停车难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做点评。
经济之声:停车难、乱停车、乱收费是目前很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乱停在道路两旁的车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在居民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而且往往“一位难求”,也由此衍生出了乱收费等现象。造成目前城市停车难、乱停车的主要原因在哪些方面?
毛寿龙: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停车的需求井喷式增长,但规划建设没有跟上,实际是短缺的问题。另外信息不匹配也是一个原因,哪个地方有空哪个地方停满,大家找不到。另外,很多国家法制进步比较快,居民停车习惯比较好,而我们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停车这件事很多人并不是很遵守规定。
经济之声:在这之前,发改委就曾发文支持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并且聚焦停车智能化。而这次发改委再次发文,也重点强调了,推动停车信息化建设。怎么看智能化对于解决停车难的作用?
毛寿龙:智能化,最近几年很多城市都有所发展而且有一些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甚至对相关市场进行整合,局部效果比较好,但整体上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里是有一些瓶颈的,需要有进一步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一个规划,通过规划来推进停车领域更好配置好资源,更好让城市停车难得到解决,这也是政府的一个任务。
经济之声:接下来可能有很多具体面临的问题,比如对停车场改造问题,我们现在改造的空间能有多大,怎么解决这个位置少的问题?
毛寿龙:首先它是一个存量改善,就是现有的停车场智能化以后,车进车出速度会加快。另外哪个位置有停车位,出来一辆马上会显示有几个空位,这样便于外面的人去停车。很多发达国家是路边自动计算停车,它会有一些计时,比如这个地方特别热闹,它会给你一个、两个小时的量,有些地方只能停两个小时,必须走。有些地方第一个小时相对便宜,第二个小时可能就会往上涨,这样鼓励这些区域的停车位快速流通。
经济之声:像在北京、上海大城市能够看得到,一些商业区或者公共服务机构,它会实时来显示大概现在这个车位饱和不饱和,还剩多少的车位。但是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停车位紧张的情况,它也会间接的造成我们交通拥堵的问题。对于停车场建设,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一些重点的扶持。
毛寿龙:首先最重要的还是相关的闲置土地或者说价值不是很高的土地能够腾出来,这需要国家有规划的支持,另外对于停车位本身建设要求,规划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个要求,一定要是智能化的。如果没有智能化,不批准,没有办法修建,这也是政府规划性的要求。一个是主体规划,另外一个就是具体的项目要求,还有一个,很多的单位相互之间要合作是很难的,政府的介入可以使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空间。另外,如果没有国家规划支撑的话,政府公共资源投入不足,这个领域也会出现很多纠纷问题。
经济之声:一方面我们呼吁国家的这种推动扶持的政策,另外一方面大家也在思考,是不是更多吸引一些社会资本加入到解决这个停车难问题的行列当中,包括推进停车的产业化,推动停车的这种智能化、信息化来解决我们的停车难问题,这些方面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跟上。
毛寿龙:这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平台的开放性的问题,跟现有相关支付平台以及相关导航地图平台能够对接接得上,甚至是有专门的停车APP在手机上能够搜索得到附近的停车位等,甚至是跟已经发展比较好的洗车平台、汽车保养平台连接。它有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可以进也可以出,这样社会资本引入可能就会更好一些。
经济之声:整个智慧停车的领域对于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来看现在大不大?
毛寿龙:目前来讲,应该说还是有比较大一个问题,进来了但可能资本不够充足,如果有一些新的资本进来,一般有各种各样的门槛,有政府的政策门槛、法律门槛还有城市规划门槛,很多资本可能不熟。停车场跟地盘有关,跟地盘有关的东西往往涉及到很多固定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问题,对于新的资本的进来肯定也是有阻力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