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市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人口红利持续扩大。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3016.6万人,总量居全国第20位,较去年增长0.8%、25.2万人,增量居全国第15位,领先陕西、贵州等西部主要省市,与近10年年均20-25万人左右的增长量基本持平。当前这一适度的人口增长态势将有助于强化国家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效应,持续释放内需巨大消费潜力,繁荣产业发展,也为我市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持续提供人口红利保障。
二是全市人口城镇化进程保持持续较快发展。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9%,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1838.4万人,较去年增长3.1%、增加55.4万人,与近10年年均50-60万人左右的增长规模基本持平,也与我市年均50-60平方公里的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基本一致,符合规划发展预期,有助于规划优化完善城镇空间功能布局,统筹全市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同时,当前这一人口城镇化发展态势,有助于提高我市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既避免了出现城镇发展“空心化”,又防止了人口快速增长加大短期内城镇承载压力。
三是市内人口净流出减少、市外人口净流入增加,城市吸引力和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市净流出人口355.3万人,较去年减少28.5万人;全市外出至市外人口505.5万人,较去年减少24.6万人;同期,全市净流入外来人口150.2万人,较去年增长3.9万人。从数据看,我市人口回流特征较为明显,且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相比,年轻人更多、学历层次更高、消费能力更强。综合看,返乡人口、市外外来人口的持续增加,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我市在西部率先形成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格局,优化调整人口及产业布局,优化公共服务等功能配置,进一步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大都市区人口增长提速,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人口持续减载,人口空间分布更趋协调合理。2015年,大都市区常住人口1930.4万人,约占全市比重64%,较去年增加32.3万人,高于近10年27.2万人的平均水平,增速明显加快。同期,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1095.6万人,较去年增加16.4万人,是全市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区域,城市发展新区也首次超过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人口总量。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常住人口1086.1万人,较去年减少7.1万人,人口减载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从数据看,全市人口城镇化发展格局更加符合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初步实现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目标。
五是城市发展新区城镇化加速推进,渝东北、渝东南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步伐加快。2015年,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98%,城镇人口达到635.2万人,较去年增加27.1万人,约占全市新增量的48.8%,成为全市人口城镇化的主战场和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同期,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城镇人口463.6万人,较上年增加约11万人,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集聚。总体看,全市城镇化这一趋势,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全市城镇化布局,统筹建设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建设一体化发展大都市区,继续坚持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积极推动城镇化开发建设活动相对集中布局,实现生态环境保育和生态经济长效发展。
六是主城区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平稳增长,为主城区“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提供条件。2015年,主城区常住人口834.8万人,较去年增加15.8万人;主城区城镇人口739.6万人,较去年增加17.3万人,与主城区近10年年均15-20万人的城镇化增长规模基本一致。同期,主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593平方公里,较去年净增31.2平方公里,实施主要集中在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较好地满足了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主城区人口的平稳增长态势,有利于主城区从容应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保障新兴产业空间需求、提升工业用地绩效、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以及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
七是全市新生儿和65岁以上老龄人口均持续增长,需提前做好相关应对。2015年,2015年,全市新生儿总量33.3万人,较去年增加1.4万人;受放开二孩政策影响,2015年全市出生率为11.05‰,较上年提升0.38个千分点,增长明显。同期,全市65岁以上人口为43.2万人,较去年提升0.16个百分点,占全市人口比重达到12.17%。考虑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刺激以及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全市新生儿和65岁以上老龄人口仍将持续增长,需提前统筹布局学前教育、幼儿园、中小学等相关配套设施,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强化相关应对。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