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航拍的渭河秦汉新城段,渭河两岸建设了生态景观廊道和多个湿地公园。 (资料图片)
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陕西西咸新区一直追求的“田园都市”理念再次得到广泛认可:重构城市生态体系重在方式理念创新。
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从一开始就把城市定位为“田园都市”,从尊重山水格局、高效集约利用、统筹产城关系、创新修复自然功能等方面着力,先后启动了区域内渭河、沣河、泾河综合治理工程,依托渭河水系开辟了生态景观廊道和多个湿地公园;把区域内众多历史遗址保护区、现代农业和生态绿化融于一体。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形成“开敞田园、紧凑城市”的“大开大合”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区,实现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发展。
让城市自由呼吸吐纳
6月23日,位于渭北塬上的西咸新区突降大雨,两小时降雨量达到37.4毫米。但在西咸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为中心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却看不到任何积水。智慧沣西海绵城市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沣西新城同德佳苑小区内的两座雨水花园,共汇集来自屋顶及地面径流雨水20.3立方米,外排总量5.7立方米,基本实现雨水就地消纳,整个小区无积水现象产生。秦皇大道汇集雨水约3450立方米,约有2240立方米被周边绿地及排水系统消纳。中心绿廊Ⅰ期工程共消纳雨水约3.2万立方米,无外排现象产生。
西咸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试点核心区沣西新城,通过实现建筑与小区对雨水应收尽收,道路与绿地自然收集功能,中央雨洪系统形成调蓄枢纽,构建由建筑地块、道路和绿地、中央雨洪系统组成的三级雨水综合利用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初步形成了科研理论、技术标准、运营监管等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治理体系。
此外,西咸新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充分利用起来。以秦汉新城大秦文明园秦文明广场规划方案调整为例,通过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时将硬质广场改成软质的绿地广场,保留原地形地貌,建设成绿地、湿地景观。让这里既成为城市的文化广场,也是开发建设区域的绿色缓冲地带和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雨洪调蓄枢纽。
截至目前,西咸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已实施建设区域面积8000平方米,完成投资6.59亿元,在规划建设管控、区域雨水排放管理、标准规范等方面探索形成22项制度办法和指南导则等成果。海绵城市建设体现了西咸新区对于绿色发展方式的探索,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资源”,走出了一条绿色城市发展之路。预计到2020年,西咸新区总面积约450公顷的绿地系统,每年可以吸收270万立方米的雨水,使城市防洪能力提升两倍以上,可实现85%以上的雨水综合利用。
烂河滩变身生态长廊
初夏,漫步在秦汉新城渭河生态景观带的绿色长廊,清澈的渭河波光粼粼,芦苇摇曳,香蒲飘荡。蓝天碧水之下,一群群叫不上名字的鸟儿盘旋飞舞。
眼前的美景是西咸新区渭河治理的缩影。位于渭水之滨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在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渭河综合治理,2010年投资17.75亿元的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在不断完善规划的基础上,按照100年一遇的洪水设防,加高培厚防洪大堤,加强堤防建设与河道疏浚,铺设沥青路面18.65公里,清理滩面3.15平方公里,新建、复建雁翅坝138座,工程历时3年,目前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堤防土方回填324万立方米,散投石78万立方米,网箱笼石20万立方米,网垫护坡8万立方米,整修滩面土方509万立方米。
在完成渭河防洪工程的同时,秦汉新城打造渭河生态景观带。投资7.2亿元,栽植50余种11万棵景观绿化苗木,绿化面积138万平方米,打造渭河以北,兰池大道以南长约18公里的绿色景观带。秦汉新城还把景观与生态公园相结合,在河堤外侧,修建上林运动休闲公园、秦曲运动休闲公园等沿渭河公园,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成为陕西建设“安澜渭河、绿色渭河、美丽渭河”的示范工程。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日渐改善,西咸新区渭河新型产业集聚经济带正在迅速崛起。清华附中、星河湾城市综合体、佳莲城市综合体等多个项目已落户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沿渭河继续往西,南岸的沣西新城已有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航空科学城无人机产业基地等重点落地渭河沿岸产业园。
新兴产业助力绿色发展
西咸新区将建筑产业化作为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总投资13亿元的陕西建工集团建筑产业化PC工厂项目、总投资4亿元的陕西西安中天建筑工业产业园以及投资8.2亿元的凝远住宅产业化基地项目落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项目部分已投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占全省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数量的四分之三,年产量占全省的70%,成为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区集成创新、绿色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力量。
陕西建工集团建筑产业化PC工厂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亿元。走进该项目施工现场,看不到钢筋水泥和建筑垃圾,凡是能在施工现场分解出来的部件,比如墙体、楼板、墙面、楼梯等“零件”,都是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按照标准化做出来。然后,运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
陕西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辉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的节能环保效应更为显著。首先,公司生产用的砂石为附近大型水泥厂生产水泥时开采的碎石,砂为水泥厂加工的机制砂,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机械化生产将大量高噪声高污染的“湿作业”都搬到工厂中操作,建筑垃圾将减少91%,脚手架用量减少50%以上,钢材节约2%,混凝土节约7%,节电10%以上,节水40%以上,同时减少80%的施工垃圾和二次装修垃圾。此外,预制混凝土主体结构可以提升住宅的耐久性,外窗与墙板整浇工艺则可提高外墙整体隔声性能10分贝以上,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集成运用太阳能和干热岩等清洁能源供热技术是西咸新区的又一探索。干热岩供热是指通过钻机向地下一定深度的岩层钻孔,直接从地下2000米处取热,并通过专业设备向地面小区建筑物供热。这是一种零排放、低耗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整个供热过程不会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物排放。通过该项技术,已经为沣西新城同德佳苑小区的700户5.6万平方米住户提供干热岩供暖。西咸新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将对2000万至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大规模推行干热岩供热技术,届时每年将节省40万吨标准煤,减少超过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肇娥表示,西咸新区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科学有序划定生态红线,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实行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探索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的计量、监管、预警及考核制度。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