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建成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的目标,发展智能交通是关键。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好公共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展城市智能公共交通技术;实现城市综合枢纽信息化;通过智能交通建设,掌握城市交通排放污染控制技术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了《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描绘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愿景,即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所谓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需要、与我国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相匹配的公共交通体系,其特点和要求主要体现在群众出行满意、行业发展可持续这两个方面。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城市公交发展政策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城市公交服务质量取得新提升、行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不仅广泛存在于大城市中,且已经蔓延到中小城镇;交通排放污染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等等。
在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建成让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想破题,发展智能交通是关键。
首先,要着力做好公共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展城市智能公共交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公共交通发展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我国要以建设“公交都市”为目标,以公交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和布局发展。到2020年,实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全面建成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
推进“互联网+城市公交”发展,推进多元化公交服务网络建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实施公交投资优先、公交财政补贴、公交专用道建设、发展快速公交系统(BRT)、合理限制小汽车等一系列政策。同时,要进一步研究推广公交运营智能化调度与安全保障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保障技术、城市公共交通多源客流数据采集、融合分析及线网优化的关键技术。
其次,要实现城市综合枢纽信息化。未来的城市交通将会更加多元,客运枢纽环节的意义将愈加显现。因此,要为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以综合客运枢纽为依托的枢纽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者在枢纽的换乘和购票方面提供便利服务,包括枢纽运行信息采集、智能化换乘组织调度等。
此外,还要通过智能交通建设,掌握城市交通排放污染控制技术。智能交通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还能降低交通运行中的污染排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集成应用低成本的路侧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交通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与预测模型,形成道路交通空气污染评估与仿真技术、干线公路(城市快速路)交通排放污染动态监测和控制技术等,完善基于交通控制手段的路段车辆排放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及时控制。
总之,我国在智能交通建设上已经有了不少探索,未来的城市交通应该会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