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市看海”成了最近几年的流行词,也将不少城市面临的内涝问题摆上台面。特别是近期,持续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及华北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一些城市遭遇长时间的洪水围城,不仅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影响着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内涝为代表的“城市病”频现,折射的不仅是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地方的过度扩张问题,更提醒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建设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化和城市工作。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37年后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同时,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强调,“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要改革完善城市规划,准确把握城市规划定位,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做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
城市内涝日益频繁,诚然与全球气候变暖暴雨增多和城市热岛效应等自然因素有关,但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人为因素。基础设施与建设速度的不配套,以及对建设用地过度需求导致的“填湖建城”等,打破了城市正常的生态系统。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全国600个城市中,缺水的有400个,严重缺水的114个。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我们必须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控制城市开发强度,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必须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必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破解以内涝为代表的“城市病”,核心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让科学规划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前提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具体到规划上,首先要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其次要提高规划的整体性,不仅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要搞好衔接,而且城市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三是要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朝令夕改、“一任领导一套规划”。
破解“城市病”,关键是创新城市管理,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针对城市内涝问题,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方向。在各地试点中,由于建设复杂、投入需求大以及回报机制模糊,并未如预想中的顺利,为此各地陆续探索出传统的分部门实施、城投统建以及引入社会资本的PPP等三种模式。每个地方都要从实际需求和财政水平出发,作出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选择。类似地,作为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样需要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进。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必须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下大力气解决好内涝、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全省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化和城市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会贯通到城市治理的实际工作之中,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工作,把我们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