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十三五”规划落定 “两个城市”奋斗目标引热议
“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8日,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这一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武汉将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力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中,“经济升级版”将大力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重点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创新能力、市场主体“四个倍增”,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结构升级和动力升级。
身处创新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昨日热议“两个城市”奋斗目标,畅谈武汉经济如何升级。
建设“大学之城”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
“实施‘十大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表示,武汉积极探索产学研的创新链条打通,用活科教优势,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已经找到了发展路径,必须坚持,必须落实。
曾当过武大校长、现任中外合作办学的昆山杜克大学校长的刘经南,在“十大计划”中最为关注“大学之城”建设计划。他评价,拥有众多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和不同行业应用型大学,是武汉实现创新城市目标最突出的优势;源源不竭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师生群体是武汉实现人才强国之路取之不尽最雄厚的资源。“大学之城”的创建,就是汇聚武汉及其周边乃至全国和全球的学术资源、智力资源、产业资源、金融资源,打造共享协同的众创之城,这需要集聚优化创新要素,构建政产学研畅通的毛细血管,真正打通从原创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到产业转移再到民生改善的通道。
中科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邓子新曾建议在武汉建立国家代谢科学研究中心,当他了解“十大计划”中的“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其中提到“建设若干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时,表示非常振奋。
他告诉记者,要想在生命健康领域实现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武汉必须实施一些关键攻关计划。目前,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在跟踪世界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群体性技术变革,8位院士80余团队协同,同时还招揽了有哈佛和斯坦福学术背景的团队,力图在健康医疗领域能率先突破,为形成武汉生命健康产业引领型发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聚焦三大新兴产业
企业和城市形成创新“共振”
“两个城市”建设的蓝图中,“创新”是关键的发展支撑。
武汉邮科院党委书记、烽火科技集团总裁鲁国庆认为,“十大计划”为建成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武汉邮科院实验室再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达到每秒400T——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这已是邮科院3年来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
鲁国庆说,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武汉邮科院将瞄准“价值链高端、科技创新高位”这一发展定位,持续加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加大关键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和核心芯片的研发突破,聚力形成信息通信领域内持续的创新力、带动力,助力湖北战略支点和武汉“两个城市”建设。
“创新才能驱动发展,企业如此,城市更是如此”,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说,今年是人福医药的品质年,公司上下都围绕一个目标在努力,那就是“品质立企,提值增效”,提升价值,增加效益,给力供给侧改革。
2016 年,人福首次入围《财富》中国500强,收购美国药企,刷新中国药企海外收购记录,布局美国主流市场及非洲新兴市场。王学海认为,正是通过创新、整合和国际化战略路径,人福医药开启了新一轮的跨越发展,“生命健康是武汉着力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企业和城市共进、共振”。
“未来是机器人的天下,要建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在这些新兴产业方面,武汉不能落于人后。”昨日,奋进智能机器公司董事长徐击水表示,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公司正在建设工业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产业资源,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有意愿入驻。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他希望,在下一个五年,武汉工业机器人能形成产业集群。
助推“独角兽” 凝聚“城市合伙人”
城市创新环境打造创新乐土
“不管是区位优势还是战略地位,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当之无愧,这是我们应全力以赴的使命。”昨日,“独角兽”企业卷皮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里峰表示,卷皮将以本土企业角色参与这一建设。
作为武汉本土孕育的互联网企业,卷皮通过平价零售创新模式,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闯出蓝海,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电商企业之一。夏里峰说,武汉近几年锐意进取、开放变革的行动,以及一系列城市创新计划的推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取得了重大进展。
“武汉光谷与北京中关村一样,已经成为武汉的城市新名片。”夏里峰说,正是有这样的创新土壤,才让卷皮等一批互联网创业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希望在武汉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打造互联网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和生态级效应。”
“城市创新能力、平台、团队和国外差距一时难以改变,但可在暂时有先发优势的领域寻求突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曹祥东说,“十大计划”的推出,是很具体的路径。
“创新的核心是人,城市合伙人计划是个了不起的创新,要敢于把世界级大师请过来一起创新,不必局限华人”,曹祥东说,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制度、管理、政策多方面的进一步深入,“科学规划,系统执行,专家负责,才有望起到应有作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