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接国家战略,服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8月16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论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上海举行。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应邀参加活动并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协办。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约500位代表出席论坛。
城市群建设契合创新发展理念
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也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王伟光指出,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是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举措。通过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可以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突出自身发展优势,突破各个城市各自的资源瓶颈和约束,从而真正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王伟光表示,从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城市群”的概念至今已有10个年头,其间,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伴随城镇化进程,城市群发展速度举世瞩目,经济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近几年来,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速减缓,我国经济的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正是契合这一目标的创新举措。
杨雄表示,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持和协作。上海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推进,共同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注重城市群间的协同发展
当今世界,城市群已经成为支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作出总体部署。
徐匡迪在主旨演讲中结合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提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群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应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及对内对外开发的优势,建成网络化高技术产业互补的经济高地。同时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协同、融合发展,将生态修复与水资源保护、绿化隔离带建设等放在城市群规划的首要位置。
回顾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徐匡迪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逐渐成为人口集聚的三大城市群。然而,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人口、资源、资本要素过度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发展滞后,造成特大型城市的无序发展,“城市病”问题突出。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城市群现象的出现并以此化解“城市病”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在徐匡迪看来,作为我国城市化最密集的地区、产业与高新技术的重要集聚地,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对内辐射的一个龙头,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的网络化功能体系以及沿发展走廊、核心地区外溢辐射的效应已经日益显现,企业双向投资网络日益密切,城市功能联系趋向网络化。以上这些因素都是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基础。
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此次论坛旨在为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可行的实施路线图和方案。与会者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关注点涉及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智慧城市”“生态共治”“互联互通”“机制共享”等话题。
“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要把握好城市群运行规律,才能深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庆五认为,要从城市群之间内外部联系来认识和把握规律,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区域空间和城市体系的一个节点,是聚集力和扩散力博弈均衡的产物,不能凭借行政手段去人为封锁割据。就新型城镇化而言,要让有条件在城市落户的人进入城市,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要从城市群的竞争力的角度认识和把握规律,城市群是多元城市主体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分工协作、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联合体。他由此建议,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在创新理念、创新体系,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大胆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探索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一体化的财政、税收、金融、风险投资、环境资源和人才等相关政策”。
在论坛闭幕总结发言中,李培林表示,关于长三角城市群议题的探讨集中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如何进一步落实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如何将智库平台的专业性探讨常态化、专题化,并推动这种探讨落实到城市群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实践。其次,怎样理解长三角城市群的意义。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表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建立在不断增长的经济总量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引领全国其他地区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如何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生活圈。实现社会生活的互联互通是城市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减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行政管理的分割,将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