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24项指标描绘北京市城乡一体化新蓝图

2016-08-30 10:16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瑶)到2020年,本市农民人均收入将超过3万元、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用新水下降到5亿立方米……《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民生质量、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五个方面提出24项监测评价指标,描绘了北京未来城乡一体化的“新蓝图”。昨天下午,市农委负责人对这项规划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城乡结合部疏解人口50万

本市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郊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城乡结合部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全面建设“高精尖”产业体系的重要区域。“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完成城乡结合部三年行动计划,疏解人口50万,增加绿化建设面积3.58万亩。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1500个美丽乡村。

小城镇是城乡体系的重要节点。要充分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机遇,明确各类小城镇的功能定位,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源利用,统筹规划建设雪上运动小镇、世园小镇、环球影城小镇、新机场服务小镇、高教小镇、医养小镇、科技信息小镇、休闲旅游小镇、现代农业小镇等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和增收致富。同时,建好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大项目,推进2019年世园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带动所在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升级。

提前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十二五”时期,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成效,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2%,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1%。“十三五”期间,将坚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目标,提前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谈到如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的目标,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孙文锴介绍,一是通过大力促进农民的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收入水平等多渠道、多种措施促进整个郊区农民整体增收;二是通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家庭基本收入;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包括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集体股权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权收益等。市委市政府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综合施策、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低收入农户提前实现收入翻番。

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11400亿元

北京农业的目标定位是都市型现代农业,要更加强调生态功能,更加突出产业融合。“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充分发挥好80万亩粮田、70万亩菜田、100万亩果园的作用,农业用新水从7亿立方米下降到5亿立方米;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1400亿元。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程,加快“种业之都”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工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支持政策要更多向农民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