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空间分布视角下的中国人口结构布局

2016-09-06 10:36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张耀军

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安全包括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合理、人口素质优良及人口空间分布的优化。这几个方面中任何方面出现问题,都被视为人口不安全。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从空间分布的视角探讨中国人口安全问题中的人口结构与布局。

一、中国人口结构布局的历史与现状

1.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对人口集聚效应强而小城市对人口吸纳作用弱

从地级市层面看,2010年我国361个地级市当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13个,总人口1.8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3.73%。在这些超大城市中,重庆市常住人口最多,为2884.6万人;其次为上海市,2301.9万人;北京市位居第三,为1961.2万人,其他排在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成都市1404.8万人、天津市1293.9万人、广州市1270.2万人、保定市1119.4万人、哈尔滨市1063.6万人、苏州市1046.0万人、深圳市1035.8万人。除此之外,南阳市、石家庄市和临沂市的常住人口在2010年普查时也超过了1000万,名义上晋升为超大城市。

常住人口在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76个,总人口5.1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8.21%。常住人口在300-500万的大城市有90个,总人口3.5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6.34%。常住人口在100-300万的中等城市有126个,总人口2.5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25%。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53个,总人口247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5%。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吸纳的常住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相比之下,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低。

2.中部“人口塌陷”导致自身吸纳能力不足而东部人口密度急剧上升

从地区分布看,常住人口数量较多的大型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华中部分地区以及西南部分地区。我国目前的人口空间分布相比于胡焕庸1935年所描述的黑河-腾冲线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东南和西北人口密度依然相差悬殊。东南部地区人口分布密中有疏,明显地呈现出一些人口集聚中心。长期以来,我国人口一直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聚,而且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位运行了多年,这些“增长极”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人口的迁移流动造成的。

从地市来看,人口密度变动超过100人/平方千米的城市散落于东部和中部省份,与人口密度减少和变动小的城市相间分布。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增长快速的市在胡焕庸线东南零散分布,密度减小的市多位于中西部地区。

3.城镇化率由东向西呈阶梯下降的格局致使西部人口聚集程度低下

从地级市层面看,2010年全国有6个城市城镇化率超过90%,其中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为深圳市,其城镇化率达到100%;其次是乌海市,其城镇化率为94.3%;此外佛山市、嘉峪关市、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城镇化率同样达到90%以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主要是一些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

2010年城镇化率在30%以下的城市有139个,占全国地级市数量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区。

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可通过区位熵来衡量。区位熵计算公式为:Q=S/P,Q为某地区城市化区位熵,S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水平,S/P 表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占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比重。Q大于1,说明该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之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Q越大,该地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通过城市化区域熵计算,结果表示,西藏地区区位熵最低,仅0.45。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市,区位熵达到了1.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和天津区位熵分别为1.71和1.58,紧随上海之后。反映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条状递进分布,越靠近东南沿海,区位熵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

4.人口由中西部向东部迁移导致迁出区高素质人口流出

2000年“五普”时我国人口总量为12.43亿,而到“六普”时人口总量为13.40亿,十年间增长了0.97亿,增长速度为7.8%。从市级单位来看,地区间差异明显。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市为上海市,十年间人口增加了661万,平均每年增长66.1万。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市为重庆市,十年间人口减少了167万,平均每年减少16.7万。此外,通过统计,常住人口规模增加超过100万的城市共有37个,其中23个位于东部地区省份,4个位于中部,10个位于西部。常住人口减少的市有94个,其中17个位于东部省份,44个位于中部,33个位于西部。

从市级单位来看,除少数城市户籍人口减少外,绝大多数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户籍人口增加较多的市大部分位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偏远的西部地区也有零星分布。户籍人口减少的市则多位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根据统计,户籍人口增加超过100万的市有34个,其中16个位于东部省份,10个位于中部省份,8个位于西部省份。户籍人口减少的市有30个,其中东部地区5个,中部14个,西部11个。

常住人口增加量和户籍人口增加量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外来人口对该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的贡献。2000-2010年,中西部地区户籍人口增长多,常住人口增长少,可见存在很大程度的人口流出。常住人口增加的原因一是自然增长,二是外来人口的流入。户籍人口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人口的自然变动情况。常住人口变动与户籍人口变动的差值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外来人口对常住人口的贡献。从市级单位看,存在人口流出的市要远远超过人口流入的市。以重庆为中心的中西部城市人口流出最明显,其次是西部其他地区。东北地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出,但规模较小。东南沿海城市是人口主要流入地。

从迁移人口来看,在全国361个地级市当中,2000-2010年人口净迁入20万以上的城市有47个,其中净迁入人口最多的是上海市,2000-2010年间净迁入人口达到570.7万人;其次是北京市,十年间人口净迁入达到465.7万人;此外苏州市、天津市、深圳市的人口净迁入数量也达到200万以上。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先进,企业云集,就业机会多,社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对外来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2000-2010年人口净迁出20万以上的城市有90个,其中净迁出人口最多的是重庆市,2000-2010年间净迁出人口达到392.4万人;其次是阜阳市,十年间人口净迁出达到176.4万人;此外周口市、毕节地区、商丘市、徐州市和信阳市的人口净迁出数量也达到120万以上。

从地区分布来看,净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净迁出人口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以及西部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其余地区人口净迁移量较小,人口迁移活动并不明显,而且集中体现为周边城市向某一区域中心城市人口迁移的特征。

中国人口结构布局的未来与预警

1.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明显

2010年全国共有13.4亿人,2030年全国总人口预计增长至14.5亿人。从地级市层面看,2030年我国361个地级市当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将有22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将达到3.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17%。在这些超大城市中,上海市超过重庆市成为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常住人口达到3568.8万人;其次为北京市3084.3万人,其他排在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重庆市2012.0万人、天津市1881.1万人、广州市1854.3万人、苏州市1808.1万人、成都市1787.9万人、深圳市1730.4万人、东莞市1336.5万人以及哈尔滨市1259.7万人。除上述城市之外,武汉市、温州市、郑州市、保定市、杭州市、佛山市、宁波市、青岛市、南京市、石家庄市、南阳市和泉州市的常住人口也将超过1000万。

常住人口在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有59个,相比于2010年减少了17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9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31%。常住人口在300-500的大城市有92个,相比于2010年增加了2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10%。常住人口在100-300万的中等城市有126个,与2010年相比没有数量上的变化,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2.5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1%。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小城市有59个,相比2010年增加了6个,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6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1%。

可以看出,人口的聚集效应在未来会更加明显。大城市相比于小城市而言,人口增长更加迅速,形成了更多的特大、超大城市。一些中小规模城市由于人口不断的流出使得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从地区分布看,常住人口数量较多的大型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华中部分地区以及西南部分地区。

从地级市常住人口20年间的变化率看,2010-2030年间我国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很多地区的人口增长率都超过了10%。东部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迁入,而西部地区则主要由当地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导致。

2010-2030年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鲁南苏北地区,中部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西南部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等地区,还有南部、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地区,很多地区的人口减少率会超过10%,造成这些地区人口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出。

综上,到2030年人口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且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小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聚集效应在未来会更加明显,将形成更多的超大城市。相反,一些中小规模城市的吸引力不足,人口不断的流出使得人口规模不断缩小。

2.城镇化率普遍上升,东部城镇化程度依然领先

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9.68%,2030年全国城镇化率预计达到74.22%。从地级市层面看,2030年全国有49个城市城镇化率超过90%,其中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为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和珠海市,其城镇化率均达到100%。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城市可以细化为几种类型,分别为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长沙市、乌鲁木齐市、银川市等为代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以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等为代表的具有特色产业的工业型城市。

城镇化率在70-90%的城市共有111个。2030年城镇化率在30%以下的城市预计还有14个,它们中有13个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可以看出未来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城镇化率较低的区域。

3.劳动年龄人口东移,中西部社会抚养负担上升

未来各个城市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均有所下降,老年人口占比均有所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均有所下降。从抚养比看,中部地区由于迁出人口大多数为劳动年龄人口,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低,使社会抚养比有所上升,增加了社会抚养负担。相反,东部地区由于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入,社会抚养负担较低。

在地级市角度,2030年361个地级市整体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比相比于2010年都有所下降,其中占比16%以上的地级市有118个,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以及海南等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生育水平和生育率,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迁出较多。而少年儿童人口占比在13%以下的地级市有88个,主要分布在西南的四川、重庆以及东北三省地区,生育水平较低是造成这些地区少年儿童人口比例较少的原因。

从地级市老年人口角度看,2030年361个地级市整体的老年人口占比相比2010年将会有非常明显的上升,其中占比25%以上的地级市有56个,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成渝、皖江城市带和东陇海等劳动年龄人口迁出较多的地区。而老年人口占比7%以下的地级市有8个,主要分布在西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其中,西南地区主要原因为生育水平高、人均寿命低;以深圳市、东莞市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为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迁入稀释了老年人口比重。

调整人口结构布局的思路与建议

1.合理调控大城市人口增速,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

人口规模过大将超过资源环境的可承载量,因此应限制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的大规模流入,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具体的措施包括:提高大城市的准入门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集约化经济,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提高中小城市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

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同时,加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因此,要引导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中小城市布局,改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增强中小城市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提高人口经济集聚能力。

3.强化中部地区自身条件,促进更多人口向本区域转移

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逆转“中部塌陷”局面,应当加强地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并引导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每个区域应当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完善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口的迁入和实现个人良好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

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产业升级,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以往单一的“工业城镇化”已经不合时宜了,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中西部地区还应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率和平均工资,使迁移人口能进得来、留得下,从而提高迁移人口的预期收益,吸引更多人口迁入,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4.促进限制开发区人口有序转移,注重生态保护

限制开发区应当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的能力,鼓励人口到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就业并定居。同时,要引导区域内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对于农产品主产区,需要搞好农业布局,建设高生产力水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生态保护区应当大量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植被、加大环境整治修复力度,发展新型的、环保型的生态农业等,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当地居民的生计问题。

5.尽快建立人口大数据平台,提高人口安全预警能力

人口数据的快捷准确是保证人口安全的基础。要尽快建立覆盖省-市-县-镇-社区五级实有人口大数据平台,并实现各级职能部门数据交换畅通,实现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大数据网络管理中心、信息存储中心、应用控制中心,实现人口大数据统一维护、统一数据存储、统一安全管理,为人口安全预警提供平台基础。

总之,在社会转型和人口流动规模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等,结合区域长期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方案,从而使人口迁移的方向、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保证人口合理分布,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人口环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