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16-09-19 09:01 来源:上海观察 作者:孙长青

1986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七五”计划的建议》,上报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汇报提纲》,对原规划方案中的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布局等作了修改补充。接着,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和讨论,对上海城市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性意见,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规划报告又作了修改,形成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国务院于1986年10月13日批复原则同意。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如今30年过去了,回头审视这份规划的内容,或许对我们这座城市30年来的发展变迁,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

这份总体规划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城市性质方面,上海是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

城市规模方面,人口到200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130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的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卫星城规划为130万人左右,此外还有50万左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方面,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以中心城为主体,市郊城镇相对独立、中心城与市郊城镇有机联系、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城市结构分4个层次,即中心城;近郊工业小城镇和卫星城,以及滨海、滨江的南北“两翼”;郊县小城镇和农村小集镇。

工业布局方面,明确上海工业的发展要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大、土地占用多、三废危害严重的新建、扩建工程以及不一定要在上海建设的项目。新建工厂和规模较大的扩建项目,一般应安排在卫星城。中心城工业用地,按规模规划为工业区、工业街坊、工业点。与居民矛盾大的一些工厂或车间,将结合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逐步向工业街坊、工业区或卫星城迁并。适当发展高层厂房。对于占用办公大楼、住宅、公寓、学校进行生产的工厂和仓库,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让出,恢复建筑原来的使用功能。

住宅规划方面,上海的住宅紧张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住宅建设仍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规划到2000年全市新建住宅8400余万平方米,使平均每人居住面积,中心城达到8平方米,卫星城达到9~10平方米。在旧区重点改建地段、新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附近、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多建一些高层住宅,并建造一批办公、商业、居住等相结合的高层综合楼。

城市道路规划方面,道路规划,旧区以疏通“蜂腰”,增辟南北干道为重点;新区要与全市公路系统有机结合,组织统一、便捷的干道网,以适应向群体组合城市发展和南北“两翼”建设的需要。中心城的道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快速干道:以3条南北线和1条东西线为主。3条南北线是:(1)逸仙路—中山环路—漕溪路—沪闵路,接320国道。(2)金山卫—闵行—七莘路—真北路—蕰川路,至宝钢。(3)浦东沿浦路—杨高路,南至星火农场,北至外高桥。一条东西线是由浦东高桥过嫩江路隧道经翔殷路、邯郸路、汶水路,接204国道。此外还有:武宁路接312国道,虹桥路至虹桥机场接318国道,杨高路至川沙国际航空港,宝山至嘉定,沪闵路向东越黄浦江接沿浦路等线。快速干道设计最大车速,市区每小时60~80公里,郊区一级公路标准为每小时100公里,红线宽度一般为40~60米,快速干道沿线设置平行的服务性车道,以保证快速交通的畅通。

快速有轨交通规划:初步规划地铁路网由4条直径线、1条半径线和1条环线、1条半环线组成。第一条直径线由漕河泾经上海体育馆、徐家汇、人民广场、铁路新客站、彭浦新村、泗塘新村至吴淞;第二条直径线由动物园经天山新村、中山公园、静安寺、人民广场、提篮桥至上海柴油机厂;第三条直径线由江南造船厂经文化广场、静安寺、曹家渡、曹杨新村至真如车站;第四条直径线由浦东杨思经上南路过黄浦江,经老西门、人民广场、北站、虹口公园、江湾镇至吴淞。1条半径线从人民广场经北站沿四平路至江湾五角场。1条环线,由徐家汇经中山公园、曹家渡、铁路新客站、外滩、沿中山南路至徐家汇。1条半环线由西藏路九江路经外滩过黄浦江,再经陆家嘴、文登路、耀华路过黄浦江,经龙华至第一直径线,在上海体育馆组织换乘。地铁线路全长176公里,设137个车站。2000年前,先建漕河泾至吴淞和中山公园至杨树浦两线。中心城至金山卫仍采用市郊列车。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