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上海城市发展新畅想:宜居宜游宜业宜学

2016-10-14 15:00 来源:解放日报

“中央活动区与以前说的中央商务区有啥区别?”“扩容到家门口的城市副中心,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冒出来那么多新名词的郊区城镇,能提供实实在在的新体验吗?”“咱们天天遛弯的社区,未来会变成啥样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公示后,记者带着市民的种种疑问,采访专家、进行实地探访,了解到诸多新概念、新理念背后的深意,对上海城市发展有了更多畅想和期待。

中央活动区

更具有中西融合的文化气质

翻看《规划草案》,会发现这样一个新提法——中央活动区(CAZ)。

这是一块有着98平方公里的区域,以黄浦江为轴,向浦江东西两岸延伸,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商城、上海不夜城、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徐家汇、衡山路—复兴路地区、中山公园、苏河湾、北外滩、杨浦滨江(内环以内)、张杨路等区域。从地图形状上看,像一个“奔跑的剑龙”。

中央活动区究竟是什么概念?与我们过去常说的中央商务区有啥区别?

有关专家表示,所谓中央活动区,是由中央商务区(CBD)发展演绎而来,既继承中央商务区的商业、商务等主要功能,又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增加了创新、文化、旅游等功能。这是上海区域发展理念上的转变:以往市民也有主要的活动中心,如去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小陆家嘴、人民广场,多是奔着购物或办公去的。现在提出的中央活动区概念,加入了创新、文化、旅游等功能,更加多元化,在这里能实现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对这些区域的考核指标,也由过去单一的经济指标,更多考虑融合社会、环境和人文指标。

哪里划作中央活动区,可不是专家“拍脑袋”来的,这次用了大数据说话:结合百度热力地图、常住人口聚集度分布图、工作岗位集聚度分布图等分析出来的,这些区域具有相同气质,就是较好地涵盖了中心城内兼具居住生活、工作游憩等功能的最佳活动区。

可以想见,未来的上海中央活动区,更具有中西融合的文化气质。上海这次提出的中央活动区大都集中于能体现上海城市风貌的地方,相信文化气质与风格会更加凸现出来。

城市副中心

扩容至16个分布主城区、郊区

未来,上海将有几个城市副中心?根据《规划草案》,上海城市副中心将有16个。

1999年版的上海城市规划定下4个城市副中心——徐家汇、五角场、真如、花木。彼时的4个城市副中心,是在外环内布置“一主四副”公共活动中心格局;此次的16个城市副中心,则是在全市区域内规划城市副中心体系。

“9+5+2”,构成了16个城市副中心。分别是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2个核心镇中心。9个主城副中心包括:江湾—五角场、真如、花木—龙阳路3个老牌副中心;新增金桥、张江2个;在宝山、虹桥、闵行、川沙4个主城片区内分别设置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分布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等5个新城内;2个核心镇中心设在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城桥地区。

规划专家分析,之所以设置城市副中心,是需要它们发挥“反磁力作用”,分流部分中心城区的功能。专家指出,此次规划构建起区域空间新格局,城市发展不是“摊大饼”式,而是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空间布局。城市副中心应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布局设点,且有着不同类别。

几个老牌城市副中心中,徐家汇被列入第一层级的“中央活动区”,其他几个要提升能级。比如,江湾—五角场,拥有市级商圈,又是杨浦、乃至上海创新创业的一个地标,高学历人士、创新创业人士在这里聚集。但光有人气还不够,需要深入研究的是商圈与周边街区如何联动,打造更多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让繁华的核心商圈和周边慢生活街区相得益彰,让这个区域对创新创业者更有吸引力。真如,超6平方公里的面积,与原卢湾区面积相仿。“中心城区又腾出了一个卢湾”,厚积薄发的优势正在孕育中。

新加盟的金桥,是上海老牌出口加工区。去年4月,金桥开发片区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2.0时代”的新成员,金桥也迎来了重新崛起的契机。

对于张江,中央已经明确,要在张江核心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张江科学城”到底是怎样的呢?汇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集聚高能级研发机构,创新交流活跃,文化氛围浓郁,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其蓝图背后的寓意是更加“高大上”,但不“高冷”。

郊区的城市副中心会是啥样子?《规划草案》中没有列出具体区域。不过可以想见,随着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理念深入,步伐加快,那里的城市副中心会越来越好地发挥“反磁力作用”。

郊区城镇

“打包”成城镇圈资源互补共享

住在上海郊区的人们,想要体验一番“高洋上”,今后不一定要进城。根据《规划草案》,未来上海将以新城、核心镇、中心镇等为引领,形成23个城镇圈,打破传统城镇体系以行政层级配置公共资源的方式,实现郊区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未来,全市将形成一张共生、互赢的大网络,市郊大地上的那些新城和100多座城镇将会演化为一个个“圈”,“圈”内的一个个城与镇将互相支撑,在资源、功能、交通等方面实现共享协作。

“上海的新城,将按照大城市的标准进行设施建设和服务配置。”有关规划专家指出,这次规划公示文本明确,“每个新城至少有一处三甲综合医院、一处三级专科医院、一所大学等”。在国外,100万人口就可称为大城市。上海新城的规划人口在70万—120万,目前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人口规模已和这个数字差不多。

未来的上海新城,将不再是“卫星城”概念,更加注重独立城市的导向,有独立的功能,能实现自给自足,不会过分依托中心城的资源和服务,甚至还对中心城起到人口截留作用。

“这些年,上海的建制镇变迁非常大。”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陆邵明说,经济发展快,城镇化进程加速,政府管理能力强,是推动建制镇快速变迁的重要因素。在建制镇的撤并过程中,一些镇规模越来越大;在一次次变迁中,那些镇的地位、规模、功能也出现了落差。

在上海“2040”规划蓝图中,上海100多个建制镇将被分为四类,也是四个等级,分别是核心镇、中心镇、中心城周边镇、一般镇。除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两个核心镇外,中心镇主要指位于郊区发展廊道、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比如罗店、安亭、朱家角、佘山、枫泾、朱泾、亭林、奉城、惠南等。中心城周边镇,指的是外环线周边的镇,如南翔、江桥、九亭、周浦、康桥、浦江、曹路等。而一般镇则指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独立型城镇。

上海首次提出四类镇的概念,是要跳出行政建制考虑问题,根据功能特点和职能差异,推动它们分类、协调发展。未来的上海郊区,一个个小镇将被“打包”进一个个城镇圈,在一个“圈”内进行公共资源的互补共享。在同一个城镇圈内,也许这个镇教育资源优良,隔壁的镇商业发达,另一镇是交通枢纽,单个镇都不是全能的,但“抱成圈”之后,大家享受的资源和服务就丰富了。

15分钟生活圈

引入社区规划师打通城市末梢

对居住在市中心的老百姓来说,无论是2016年,还是2040年,一个住着舒服、出行方便的生活圈,本质都是一样的——看小毛小病方便,小孩能在家门口上优质学校,想吃什么基本都有,出行能靠公共交通,电影、话剧资源不缺……可从专业角度来看,2040年上海要在全市范围内构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意味着什么?

“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主要是要求所有的居住社区、产城融合的区域配备便捷的公共服务。”规划专家表示,生活圈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配套,还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社区就业岗位,让人们实现宜居、宜游、宜业、宜学。

“15分钟生活圈”目标的提出,与城市末梢的规划和治理新理念的构建都有关系。“过去,对城市的规划最末梢只触及街道;在上海2040总规中,城市规划可以细到一幢房子、一片屋顶甚至一个窗台……”如何做到?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引入,是最好的案例。在未来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中,会寻找越来越多能够将公众合理意见从技术上得以实现的规划师,把百姓生活需求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呼应。

今年8月发布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中,“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定义是,在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要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基本服务功能包括能满足公共卫生和文化需求的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能满足上海老百姓“开门七件事”的商业设施,还包括公共体育、社会治安需要的其他设施。

未来,如果不住在中心城,而是住在主城片区、郊区新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能享受到吗?这应该不是难事。如主城片区闵行,正在积极构建“邻里中心”等载体,在街镇和社区间搭建综合性的公共空间,提供医疗健康、生活服务、文体教育、公益互助等服务项目,让居民“开门N件事”更便捷,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