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匠、一种特产、一方山水,都能够赋予一个市镇特有的人文与品牌形象。
贵州的茅台、云南的畹町、浙江的横店、江苏的桠溪……,首批127座特色小镇,似乎因国务院的一纸公文而荣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一个名匠、一种特产、一方山水、一处古迹乃至于一段事件佳话,都能够赋予一个市镇特有的人文与品牌形象,使其经年累月的富庶而声名远播。就象人们提起艺术会联想到宋庄、武术会联想到少林与武当、烧饼会联想到黄桥镇、紫砂壶会联想到丁蜀镇,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城市没有象今天大规模兴起繁荣的年代,人们更多的是聚居一隅而心无旁骛的世代安居守业。
特色小镇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补缺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表象上是政府在热火朝天的打造现代化城镇,实质上却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次补缺,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上升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性良性转型,能够加快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笔者曾在《幸福该安放何处,城市还是乡镇?》一文中提到,“从中国实际乡镇和农业人口的总量看,始终占据着总人口数量的绝对高比值,因为这一群体生产生活所形成的乡镇,从本源上讲就是一个与城市并行的经济体,也是值得倚重的庞大经济体。”在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大的共识前提下,让10亿之多的中产以下群体居有其所、作有其业,足够庞大且已经被住房、交通、养老、教育、卫生等问题诟病的城市经济体,显然难以为继去支撑。而我们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既要学习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也要结合中国经济起步晚、增速快、人口多的实际国情,绝不是多建几条街道、多造几幢房子那么简单。具有行业或产业特色的小城镇,往往能够造就更多的工匠、带领更多的专长从业者长期聚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微观的特色小镇为宏观事业打基础
发展特色小镇产业,能够充分高效率集中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形成无数个稳健的可持续微观强实经济体,为宏观经济夯实基础。生活在当下经济发达的城市人常常会慨叹,大家要争抢着去购买、收藏外国人的手工制品,并把它们当作奢侈品而提升炫耀个人品位,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是诸多数百年的工匠手艺失传或没落局面。例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曾经一度将民间刀剑铸造业推向削铁如泥的工艺品质巅峰,却没有在工业文明时代传承和升华。而创建于1731年德国莱茵河畔小镇的双立人品牌,专注于刀具铸造,历经270多年持续提炼直至蜚声全球。
一个特色工艺产业的衰落或兴盛,固然有其历史环境的种种因素,但是积极正面的长期产业政策支持引导必定会水到渠成而独树一帜。乡镇产业积聚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堪称中国电器之都的柳市镇(浙江),拥有国内最大灯具城的邹区镇(江苏),中国电子之乡秦栏镇(安徽)等等,这些特色鲜明的乡镇既显著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吸引了众多的外乡人举家迁移至此就业定居。相比中西部省份的老人和儿童“留守”问题、依赖上级财政补给的扶贫问题,发展特色小镇无疑是有力的解决之道。
尽管发展一个个特色小镇属于微观经济,但是犹若百花齐放、积沙成塔之效,完全可以预见一个欣欣向荣的宏观事业和经济面。
建立特色小镇体系促经济结构转型
形成特色小镇经济体系,让实体企业落地生根,拉动地方性投资供给和消费需求,同时带动全新且旺盛的创业创新局面,大大有利于化解当前存在的多种经济转型难点。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陆续掀起了工业开发、城市房地产、虚拟经济等三股热潮,众多的实体企业在后面的两股热潮中跟风而进,融合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加速了实体企业的融资难、盈利难、发展难等困难特征成型。在几乎束手无策的困难面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脱离实体经济,使得实体企业雪上加霜、积重难返。
浙江作为实体经济的桥头堡,率先实施特色小镇产业政策促进转型,收获成效。现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曾经在解读浙江省特色小镇时说:“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之所以愿意到杭州的梦想小镇创业,秘诀就在于这些地方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特色。”再以土地多、人口少的澳大利亚为例,其在大城市核心区一定距离的周边建立数个卫星城,将工业产业、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卫星城延伸,吸引人们前往创业、生活,避免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再有举世闻名的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德国狼堡,所集聚的12万多人口中有着非常多的精英人才和工匠,在那里常年创业创新。倘若,中国继续无限大的去扩张和发展城市,恐怕再强大的城市功能也无法满足13亿多人口的生活改善需求,只能是大城市病愈发严重。已有的国际国内经验充分表明,特色小镇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有效抓手。
产业培育不在广而多,在于精而强
未来面临着中长期的特色小镇培育过程,但并不代表当前是一个特色产业起步阶段。事实上,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通过了多轮的改革和调整。在农业、畜牧业、林业、工业、科技业等多种特色产业方面,不同的人文和环境地域资源被广泛发掘,形成了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作物和工业体系。但在这些特色产业的形成过程中,大多是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所催生的过快需求,利益的驱动下自发性的一哄而上。
例如,在很多农村地区的苗木之乡,大多数是从改革开放初期某一个农户栽植了较常见的绿化苗木,尝到甜头之后被村民效仿。再后来,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对苗木的需求日益增涨,农户们也就跟随需求不断扩大栽植面积,直到绝大部分土地上都是苗木而自发形成规模。在个体经营形态的农民们家家住上小楼房、开上小汽车而沾沾自喜之时,殊不知由于苗木种类的过度集中单一,市场上苗木供应的饱和过剩与需求的转型递减,很多葱郁的苗木不得不砍伐废弃。另一面,在一些超前开展特色产业思维引导的苗木之乡,从绿化苗木早早地向园林观赏、经济果木转型,同时引进交易市场、产业合作的集中经营模式,形成地域产业品牌特色而获得了持续可观的稳定收益,有如常州的武进、山东的郯城苗木基地。
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当不在于广而多,当在于精而强,更不宜在早已饱和过剩的各行各业里平地起高楼或盲目扩张。分析利弊,认清差距和优势,启用能人和工匠,引导特色产业向着具备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方向迈进,培育特色小镇的内涵应当是培育鲜明特色的人文和品牌。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从通知内容分析可以看出,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着重点在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同于以往用资金和政策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堆砌的经济、工业和科技新城,特色小镇是千镇千面,完全有望全面破解经济现状下的城乡差异、东西部差异、供给与需求差异。
似乎可以预见,未来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将是技术集聚、工匠集聚、产业集聚的美丽宜居新城镇,掀开的是全新的生活篇章。新生活的开始,必将意味着旧模式的结束,今天的你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各种选择,似乎有了更多条道路。
(刘干 南京赛康 董事长 兼职教授/高工)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