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河沿岸新景观。 (资料图片)
作家龙应台曾多次感慨,“我失去了一座座中国古城”。在她眼里,一些城市实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外,也渐渐失去了自然的味道、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失去了人文的味道。一城千面变成千城一面,“此情可待成追忆”,可谓一语击中“城市病”。
除了同质化,“城市病”还有很多“症状”:交通堵、污染重、房价贵、看病难……前段时间出炉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认为,城市竞争力越强的城市,“城市病”往往越趋严重——人口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专家们纷纷对盲目扩张等“城市病”号脉问诊、开方抓药。
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
规模应由红线控
我国城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7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56.5%。以沈阳为例,1956年,沈阳面积约为20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2万,时至今日,沈阳市面积已达1.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29万。
有预计显示,2030年前中国城镇化率大概增至70%,这意味着未来将有2.4亿人口从乡村转向城市,中国已经从“乡土中国”经历若干年的“流动中国”过渡到“城市中国”。
当下,各地新区、新城、新市镇层出不穷,建设规划总面积超出建成区面积的数倍。任性“摊大饼”、过度开发国土资源的“野蛮式疯长”、大拆大建中的“浪费性建设”,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城市功能区划分紊乱,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专家认为,如果忽视城市治理,规模失控就会出大问题。
比如多地出现的“空城”“鬼城”现象,反映了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城市规划思路,以土地为“发动机”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辽宁省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征兆——土地财政缩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强调,要把握住规划红线,把粗放扩张性的规划转变为提高城市内涵质量的规划。目前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制度的突出短板很多,主要包括:缺乏城市全域的空间规划内容,事权划分不清,规划实施缺乏监督的路径和手段。因此,对城市总体规划制度的改革非常急迫,要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对接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目标。在城镇空间发展上,国家提出各城市制定“开发边界”,设置管控城市扩张的刚性约束红线。
目前,沈阳已经成为国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首批14个试点城市之一。
从生存到更好地生活
绿色底板待铺垫
本次城市规划年会上,很多专家不约而同提到铺垫城市绿色底蕴,以此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只有底板是绿色的,城市才有绿色的可能”。人选择留在城市,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希望“诗意地栖居”。
适应绿色发展的城市,从规划起点上就要尊重自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说,现代城市要提高两方面的“修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今后10年到20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镇新建与更新建设量巨大,在城市规模和开发程度上都要调整,尊重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生态修复如何兼顾城市生态安全和惠民性的双重需求,更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辽宁省抚顺市持续多年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如今采煤沉陷区超过18平方公里。像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污染,不搞生态修复难以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说,“绿色、环保是城市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沈阳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对南面的浑河、北面的蒲河进行整治,增加城市新的休闲和大规模绿地的空间。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品质、老工业基地生态修复等方面,辽宁许多城市作出了很多努力”。
论坛上,专家直言很多“城市病”的背后有城市规划不科学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不尊重城市规划或城市规划缺位的问题。专家表示,尊重自然生态、当地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利益,是对未来城乡规划的最高要求。
从“洋大怪”到因地制宜
城市气质尊民意
摩天大楼竞比高,模样堪比“洋大怪”。抛弃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的所谓地标建筑,究竟在标榜怎样的城市气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以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的色彩控制和巴厘岛的高度控制为例,指出“城市基调”必须严格控制。城市设计定义本身存在多种表述,但“型体、空间、美学”等核心理念却是共识。城市设计要做到“和而不同”:包容那些“和谐”的不同;反对生硬“强加”的不同。越是需要统一协调的建筑类型,就越需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共同遵守的准则来达到。“因地制宜是城市规划的灵魂,城市建设要从崇尚‘洋大怪’转向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杨保军说。
为城市留存特有地域环境、街区风貌、建筑风格等基因,实现从历史保护到文化认同。来自湖北省的城市规划专家蔡洪认为,沈阳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整体性格局做得较好。城市越发展,文化的吸引力越重要,二者相辅相成。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寄托了城市的初心,描绘了城市的未来。对于如何塑就城市气质,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杨宏山的回答是——倾听民意。他认为,没有倾听,就没有空间正义,就谈不上一流的城市规划。国外很多国家都会定期倾听普通公众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并给予回应,中国也可从中获得借鉴,引入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协商民主机制,兼顾多方利益诉求。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加强规划师职业伦理建设;其次,整合城市热线,便于公众参与;第三,构建联盟对话机制;第四,推进整体治理;第五,改进市政绩效评估,强化问责约束,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专家表示,城市规划不能只是考虑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还必须让普通公众拥有话语权,形成对市场等力量的制约。城市善治就是要在发挥增长力量作用的同时,也要倾听社群声音,寻求最大公约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进一步说,规划要精细化,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建设,都能使得老百姓满意,使得城市文气飘动,成为每个市民的精神归属。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