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长江经济带建设 江苏沿江八市将要实现跨江融合

2016-11-21 13:52 来源:现代快报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这8座城市,矗立在江苏长江岸线两侧。因为一条长江,被天然分隔成两个不同的区域。而眼下,这8座城市有了新的定位和发展机遇。

11月18日,李强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时提出,要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同时,要按照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8市总长1000多里的江岸线该如何打造?产业又该如何升级?长江两岸生态如何保护?党代会期间,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党代表,以及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

规划

依托黄金水道,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陈震宁表示,国家以总体发展规划为引领,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布局了六大城市群,江苏沿江八市和盐城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沿江8市的发展,未来将整合成沿江城市带、跨江城市群。沿江城市联动,带来的还将是深度融合。陈震宁介绍,未来,还将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推进城市群先进制造业优势与上海、浙江等地科教资源、金融资本、信息技术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园区共建、港口股份合作、旅游全域开发、联合走出去等区域利益共享。

沿江八市要实现跨江融合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表示,江苏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数量最多的,所处的区域位置也是最重要的。

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两个发展,即融合发展、集群发展。他称,原来的融合主要是江北跨到江南来,如今的融合,需要江南江北实行双向融合。在规划定位、发展要素上,两岸进行融合。所谓集群发展,就是瞄准“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沿江8市可通过共建园区实现融合。园区可跨江建设,这样苏南、苏北、苏中地区能实现协调、均衡的发展态势。

要解决不合理的产业配置问题

长江要保护,最实际的问题就是产业转型。具体怎么转型?仪征市委书记张震宇认为,要解决沿江不合理的产业配置问题和岸线规划使用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相辅相成的。

他说,“目前化工园占仪征产业分量的百分之十几,就是这样我们都认为还要再降。因为离城市太近,离长江太近了,这样的产业在未来要坚决地压缩控制转型。未来仪征的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明确,化工绝不扩大,只搞转型,而且要在规模上控制、压缩。”

张震宇说,比如仪征的定位是南京都市圈的后花园,但是花园里有化工园谁会来休闲娱乐呢?化工产业转型,对一个地方综合的生态财富和其他产业而言也是双赢。

长江沿岸产业转型的过程十分艰难,需经历阵痛期

长江沿岸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如何破解,两者之间的黄金比例在哪?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高振宁认为,党代会报告中有一句话给出了答案: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不过高振宁也认为,转变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经历一个阵痛期。从企业而言,处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控的压力,也迫使企业有自身动力改造提升。

“一旦今后江苏转型成功,完全可以在整个长江沿岸引领产业提升。到时候,长江从上游到下游如果都能这么做,那么我们的母亲河将永葆生机活力。”高振宁说。

生态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沿江城市群的融合,也将打造长江两岸的生态走廊。“未来,将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和治理水污染,优化配置岸线资源,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好转,贯通沿江绿色生态廊道。”陈震宁表示。

此外,陈震宁介绍,临港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江海联动也将进行战略调整,将突出沿岸企业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管理,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对于长江两岸生态保护的规划,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党组书记陈蒙蒙也非常认同。

他认为,对于江苏来说,境内长江两岸要立足于转型升级、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长江的黄金水道,在沿江8市的转型升级上下工夫,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把黄金水道用好。目前,江苏人80%的生活用水是直接或间接来自长江,长江就是江苏的“母亲河”。怎样保护好长江的生态,保护好长江的水质安全,是沿江发展必须放在首要位置的任务。

陈蒙蒙介绍,江苏对于沿江开发得比较早,好多岸线用于化工码头、危化品等重工业,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

陈蒙蒙说,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出,要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江苏环保部门会后要落实省党代会精神,会有专门的行动保护岸线,把更多的危化品码头变成长江生态岸线,还要打造环太湖和沿江生态保护带等。

全面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直机关分组讨论现场,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李亚平表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我们会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建设思路,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生态保护,再不能走过去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了。”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李亚平表示,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的水源地已经有8成达标。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李亚平说,“要扎实推进水源地达标建设,还要督促地方政府力争在2017年前全部完成沿江地区剩余10个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任务。”

李亚平说,江苏还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执法专项行动,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推进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优化,全面取缔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设区域内的排污口,对没有满足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和影响取水安全的排污口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取消。

另外,还要加大非法采砂打击力度。

大力整治沿江化工污染问题

在11月18日苏州代表团的全体会议上,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提到了沿江化工整治的问题。他坦言,“目前苏州80%的化工企业在园区,剩下的20%要下决心整治。”他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对沿江化工企业进行整治,加快沿江产业改造提升和有序转移,加强沿岸生态涵养。

南京栖霞区处于相对特殊的位置,除了有7个入江河道外,与镇江句容市的分界线也是一条河——便民河,境内的七乡河、九乡河的部分源头也来自句容。南京栖霞区委书记邢正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栖霞与句容有共同的保护责任。他建议省里牵头设一个机制,市与市、区与区之间只要临近的,都能有联动交流机制,这样也能一体化落实好报告要求。

扬中市委书记潘早云介绍,扬中有120多公里的江岸线,历来注重“留白”发展,这正好契合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精神。他强调,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

潘早云介绍说,扬中120多公里的江岸线,仅有8公里用于工业开发。未来沿江的发展,扬中已经规划出一系列的生态生活项目,并计划“十三五”期间完成。该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造集防汛、生态、休闲、健身、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景观长廊。潘早云说,将来,年轻人可以到扬中来环江环岛骑行。而且,扬中独特的地理优势可为游客带来“唯一不可复制” 的体验感。此外,马拉松、健步走等运动项目都可以在扬中举办起来。随着景观长廊的打造,还将带动码头经济的发展。

企业要提高技术控制污染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永锐提出,从政府层面来说,可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技术四种手段综合治理环境问题。有些小企业无力控制污染源,政府可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督促整改。而有上进心的企业用新技术控制污染源,政府可通过经济补助等方式,帮小企业和大企业联合控制污染。

全国劳动模范、常州黑牡丹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代表说,未来五年他更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大气排放和污水排放方面。“七八年前开始,常州的大烟囱就倒了很多。现在企业全部搬至工业园,由热电厂集中提供热蒸汽用于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他建议,今后要继续加大监督形成高压态势,让企业没有偷排偷放的机会。

交通

打造沿江跨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陈震宁介绍,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将打造沿江跨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未来,将加快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畅通高等级航道网,推进船型标准化,统筹长江港口锚地、港口岸线和集装箱航线,推动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

此外,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与上海洋山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还将合作互动,推动南京和苏州、南通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城乡客货运能力。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刘广忠表示,按照党代会报告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未来,交通运输的动力应该是生态的,要用清洁能源。运输装备要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同时,还会在船上安装GPS监管系统,减少船上生活垃圾、餐余垃圾的倾倒。“交通走哪,要变成生态走哪,交通线变成风景线。”

专家建议

优先推动

时速350公里的大北沿江高铁规划建设

沿江大发展的话题,从会场热到会外。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专家、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教授认为,江苏要推进沿江8市城市集群发展和融合,关键就在交通支撑和引导。

杨涛说,过去20多年,江苏交通建设打赢了跨江通道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两大“战役”。尤其是南沿江城市群,拥有京沪、沪宁多条高铁线,但北沿江交通建设相对薄弱,目前只有一条宁通铁路,时速也只有200公里。

因此,杨涛建议,江苏北沿江高铁复合走廊需要做好大北沿江高铁、北沿江城际铁路和北沿江普速铁路3线6轨规划控制和预留;应当在已经建成通车的京沪高铁、沪宁高铁、宁通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沿江城际铁路基础上,优先谋划推动时速350公里的大北沿江高铁规划建设。

“北沿江高铁走廊的规划,如果仅仅是单一线路,肯定无法完成与长三角大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真正融合。”杨涛说,规划北沿江高铁建设,眼光必须要更加开阔,站在整个中国长江经济带来观察。因此,大北沿江高铁应当担当国家大沿江、沪汉蓉、沪苏陕大客流走廊服务需求。该线路应东起浦东国际机场和浦东国家新区,自崇明岛跨长江,经启东西,再经海门、南通东、南通、靖江、泰兴、泰州南、江都、扬州东、南京北,西接宁合客专、宁安城际铁路。该高铁对于支撑支持苏中崛起、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宁扬一体化发展和南京江北国家新区发展,以及辐射带动皖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铁时代已经到来。”杨涛说,高速铁路、快速铁路对于响应、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对于支撑、引领和促进区域和城市发展,其强大优势和作用日益显现。江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沿江城市集群发展和融合发展正当时,而科学的高铁规划,必将为这一规划插上翅膀。

擦亮大江两岸

点亮生态新理念

在南京,春天海棠盛开秋天杂树常青的扬子江大道,临江而秀,成为长江江岸线环境成功“变身”获得诸多生态产品的典型例子。但不必讳言,在更多的地方,“大烟囱”和灰色调还是江岸线的主题。

现实的语境对比出一个宏大而细微的主题: 长江岸线必须改变现状,而“改变力”就来自于生态产品。它们是海棠,是杂树,是宽阔洁净的大道……它们才应该是长江江岸线的主流。

而有了这样的体味,就会更能理解李强同志报告中对于“生态产品”这个重要词汇的强调,更加明白报告中对于改善“江岸线”生态的迫切心情——按照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改造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人们仿佛听到了报告对长江生态产品的声声呼唤。这声声呼唤,来自中央,也来自百姓。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中央层面的庄严承诺,长江经济带也成为至关重要的国家战略。

毋庸讳言,过度的大开发让长江生态脆弱不堪,沿江两岸随时可见的重化工企业,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灰蒙蒙”。长江江岸线急切需要用“绿色”“黄金色”来擦亮。

报告显示,在长江经济带拥有极其重要地理和经济地位的江苏,已经找准了长江经济带未来的发展宗旨和重点。

新江苏擦亮江岸线的思路很清晰,高度凝聚为两个词就是“修复”和“盘活”。而这两个词所预示的都是“大动作”、“大效益”。生态产品哪里来、生态产品能干吗,内涵尽在其中。说到底,从生态新理念的高度去分析前因和大势。

无论是从休养生息的角度,还是从科学调整的角度,抑或从尊重民意的角度,都有理由将“大开发”叫停,回归到“大保护”、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路径上来。

面对过剩的产能以及种种环保压力乃至“病痛”,要通过“加减法”“腾挪法”这类积极做法淘汰落后产能,激发生机活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其他选项。

长江经济带,既是遍布“黄金机会”的经济发展带, 又是一条得天独厚的生态屏障。这条屏障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保护好这条生态屏障并且从中源源不断地受益,这里面“藏有”事半功倍的生态发展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不单单指请回“绿水青山”,更指以绿色发展的方式催生出永续的“生态GDP”。而这是柔性化解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最好办法。

毫无疑问,2014年中国首次公布由森林生态创造的生态GDP的例子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最可靠的GDP”。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离不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振兴”“生态振兴”。“擦亮江岸线”历史性地成为新江苏的“A计划”,将让中国受益,让江苏人民受益。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