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智慧之沿江城市群
报告原文:要顺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
打造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在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在长三角城市群里,江苏沿江地区正处北翼,是江苏发展的核心区域,沿江地区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江苏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本次党代会上,“沿江高铁环”和“沿江城市群”的新概念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成为会场内外的热议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党代表和规划专家。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石小磊 仇惠栋
会场内党代表声音
江苏城市群建设要瞄准世界级目标
打造“飞地经济”让沿江城市优势互补
省党代表、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推进沿江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对于全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沿江八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谋划江苏沿江城市群的发展,要立足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国家规划。”成长春认为,沿江高铁建成后形成闭合环,为沿江八市的跨江融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发挥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作用,随着深水航道的建设,5万吨级海轮将可以直接开到南京港,江苏的长江港口将全部变身“海港”,江海联动发展,将有力推动沿江城市群的能级提升。
江苏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应该目标高远,他表示,沿江八市应该瞄准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南京作为特大城市,苏州作为1型大城市,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扬州都是2型大城市,明晰的城市发展定位,对江苏城市群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成长春说, 在打造沿江城市群时,要强调长江两岸的产业融合,要素自由流动,打通体制机制。特别要从几座长江大桥两岸做起,加强两地的对接。比如江阴大桥两头的江阴和靖江,苏通大桥两头的常熟和南通开发区,都应该是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域。
他强调,南京作为特大城市,应该在沿江城市群打造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上,我省已经有很好的经验。“飞地经济”的做法可以在沿江城市群打造中推广,苏南一部分县市区到江北、苏北建合作园区,取得了很好成果。沿江两岸的城市可以发展升级版的“飞地经济”,取得产业融合、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沿江融合发展,南京要发挥引领作用
省党代会报告在谈到城市集群发展、融合发展时,特别点题要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进宁镇扬一体化。省党代表、南京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邢正军说,南京地处苏南,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优势,特别是高端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全省,南京实现引领发展要以现有的产业优势为依托,带动产业上下游向周边地区延伸,辅之以空间充分利用和互补利用,会得到一个共赢结果。
第二,南京的带动发展还体现在科教资源的释放上,南京科教资源优势明显,不可多得,事实上已经在辐射周边地区。
第三,这种带动发展还体现在城市的配套设施共享上,比如镇江的很多地方用的是南京的自来水,用的是南京区号。
第四,在体制机制创新,南京作为省会,理应发挥带头作用,比如栖霞区今年推出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全科政务、综合执法等创新做法,有的作为全省试点,有的作为全省的地方标准。
“我们理应走得更快一些,发展的质量更高一些,发展的效益更好一些。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领发展的带动作用。”邢正军说。
会场外专家连线
三大国家规划叠合,打造“扬子江城市群”
中设设计集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邓润飞认为,沿江高铁环必将加快沿江八市融合,助推城市间协同发展,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扬子江城市群”。
地理学上,南京以下到出海口这段长江又称为扬子江。扬子江两岸分布了江苏的八个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密度、城镇密度、进出口经济规模等方面,都在江苏这个板块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江苏的发展重心所在,是整个江苏发展的“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又是由内部若干个小的都市圈和城市组群耦合而成,如宁镇扬、常泰、苏锡通。事实上,在近些年快速城市化发展中,都市圈、城市组群内部的城市联系已经在逐步突破行政边界了,比如南京江宁、仙林与句容,江阴与靖江,常州新北区与丹阳。特别是跨江通道建设之后,长江两岸的融合就更快了。邓润飞分析,这种融合往往都需要城市发展间的梯差与互补。由于江南江北城市的产业差距、经济发展的差距,它们这种融合发展的趋势会更加明显。而这一个个子单元的发展,又将对整个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如今,这个“发动机”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及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三个国家重大规划在此叠合。未来随着城市间经济协作、文化交流的深入,各种流动会更加频繁,也将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最优化,提升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能级。
沿江高铁环打造协同发展“钢筋铁骨”
在内外机遇面前,省委提出规划建设“沿江高铁环”,为扬子江两岸城市协同发展打造了一副必不可缺的“钢筋铁骨”。
邓润飞对记者说,目前铁路是最快、最可靠的陆路运输方式,它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城市群中的特定作用,是其他交通方式无可替代的,其作用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对内,促进产业和城市轴线的形成,对于城市分工和功能互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从地理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城市间专业化分工一定会有规模效应、节约成本的一面,也必然带来运输成本提高的一面。当分工生产的效应超过运输成本,这种城市分工的趋势就愈加明显,而轨道交通在削弱时空成本上的作用非常大,才有可能让城市群合作的空间范围扩大。对于沿江八市城市群来说,其发展必须建立在高速铁路之上。
对外,沿江八市又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与外部的城市群同样也存在着合作与分工,这就要求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资源要素、生产要素等在更大空间内流动。除了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将强有力地打造城市群对外综合运输通道。
城市群内部还需打通“毛细血管”
外拓通道,内拉筋骨。除此之外,邓润飞认为,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其内部还需要各种层次的轨道交通,像毛细血管,延伸至城市间的各个角落。
第一层次,主要城市之间,最重要的是点到点的快速通达,提升产业发展轴线,构建2小时环线,并确保沿江城市均能在1小时之内到达上海、南京两大枢纽。所以南沿江、北沿江必须要加快脚步。在环线中,加密一道道过江高铁后,整个沿江地区不再是一个大环,还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小环。节点与节点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第二层次,满足相邻两市间的同城化发展,以及居民的通勤、生活出行需求,速度未必要那么快,但要方便衔接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邓润飞举了个例子,上海地铁11号线对接昆山,就有点跨市轨道线的味道。这一层次的毛细血管通道,可以采取既非高铁,又非地铁的新模式。因为,城市内部的地铁线路真正运营起来平均速度最多35公里/时,市郊线平均运营速度也就50公里/时左右,这种速度对支撑100公里以内的同城化区域联系有点力不从心;但是高铁的停站少,又无法满足更多人群的便捷出行需求。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模式,一条铁路从门前过,多几个班次,多停几个站,可能也不错。
“我们当时在做规划时也考虑了一些通勤轨道交通的预留,尤其是在大通道建设中。”邓润飞向记者介绍,比如几个过江通道中,连淮扬镇五峰山大桥预留了扬马小城际轨道位置;泰锡过江通道也要预留无锡到靖江的城际轨道;目前开展前期工作的通苏嘉城际过江通道也是在沪通大桥上预留的;目前在建的南京至和县城际轨道,走的是京沪高铁大胜关大桥。
南京应成为“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
邓润飞认为,长三角城市群长期得益于整个长江流域的支撑,所以其体量远大于珠三角城市群,从流域经济的能级比较,江苏占了比较大的优势条件,是沿江区域的龙头地区。而南京,以其特殊的交通地位,成为长三角向中西部辐射的门户和枢纽,从某种意义上讲,南京发展的好坏也意味着江苏沿江城市发展的好坏。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打通,5万吨海轮可以直接到南京,如果能将航运与铁路资源进一步整合,南京的枢纽作用将得到更加显著的发挥,并将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