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先想好目的地是否有停车位,已成为有车一族的必修课。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各地现有停车位远远少于实际需求量,停车难的问题不仅日益严重,且有从一线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同比增长11.75%。与之相对应的停车场建设却明显滞后,据估算,目前停车位缺口至少在5000万个以上。若按照1:1.4的比例计算,到2020年,我国停车位需求为3.4917亿个,停车位缺口在50%以上,规划建设好停车场(库)和各类停车设施,已成为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的必然要求,停车设施更新建设成为缓解城市停车矛盾的必然选择。
日前,近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地产、规划设计及停车场建设投资运营企业代表,共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与由中国老旧小区暨建筑改造产业联盟、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停车建设发展论坛,就目前停车行业的政策、资金、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分享了最新停车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手段提升停车资源的利用率及资本运作模式等。
鼓励政策频出 利好停车产业
自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城市停车难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力图通过停车产业化发展的方式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2015年,全国共有129项停车政策和法规标准开始实施,范围覆盖81个省市。其中,国家层面法规13项、地方法规116项。政策标准涵盖停车收费政策、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停车场建设鼓励优惠政策、地下空间产权政策、停车场规划设计标准、机械式停车设备标准等多个方面,表明各地正在采取各种政策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
2016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2016年停车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1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强化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调控,要求城市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超过30个城市的城市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在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下,资本开始加速布局停车场建设,以抢到万亿元市场“蛋糕”。我国停车产业将步入发展快车道,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
优化城市内部结构 从源头解决停车难
停车难是综合城市病,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停车难的问题越突出。
上海市政协常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孙建平指出:造成目前大城市“停车难”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停车场数量增速不够有关,又与部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规划和设置没有考虑供需情况、选址不合理造成现有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有关,还与停车场建设形式单一、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够、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价值低有关。因此,治理停车难顽疾,政府和市场需发挥合力,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入手,建设完整的城市停车设施产业链。同时,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动态整合城市停车资源。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从城市更新的角度阐释了静态停车建设,并对改善静态交通提出了建议:主要有“潮汐式”管理,住宅与公共空间(办公区域)的互换、充分利用夜间交通不繁忙道路边停车,新建住宅尽可能保证户室1:1~1:1.5及以上停车位,利用互联网“提前查询车位状态,自动识别停车时间、自助缴费”的智能化停车方式,提高停车效率,对开发企业征收公共停车设施建设费,建设“上天下地”多种模式的停车设施等。
多措并举 助力解决停车难题
为了让“停车不再难”的梦想照进现实,停车设备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会长明艳华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毫无争议的机械停车设备的制造大国、使用大国、出口大国。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已建成的机械式停车库已经达到14.4万个,泊位总量336万个,完全覆盖一二三线城市。出口重型机械停车设备普及世界五大洲、四大洋。”
《2016~2021年中国机械停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在加强停车规划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加大了停车位建设力度。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停车场设备规模达50多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内,智能停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三四千亿元。自2015年起,停车产业政策红利集中爆发。未来几年,停车需求依然十分充足,停车场建设的增长空间巨大,有很多资金方正在路上,停车产业正成为投资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停车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应警惕资本跟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