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取消限购得到中央的默许,这让其他一些地方政府坐不住了。
7月2日,一份落款为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并加盖公章的《关于对我市商品房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请示》文件从网上传出。这份文件称,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与市房管部门研究后,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取消新建商品住房与存量住房的限购。
文件内容显示,济南市长杨鲁豫6月27日已签字批阅。他同意城乡建设委的提议,并建议加强后续管理,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及恶性炒房现象。
松绑限购
此外,记者独家获悉,目前已有部分城市的相关部门前往呼市调研,希望能从呼和浩特成功松绑限购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呼市成参照样本
“我们这次主要去考察当地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以及取消限购引发的市场影响,为我们自己调整限购政策做个参考。”7月1日,东部某二线城市建委一位工作人员李国立(化名)告诉记者,他已经和同事动身前往呼和浩特。
而南部某市国土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呼市出差,“我们是到呼和浩特参加一个会议,顺便考察下呼市房地产市场,这次来自多地的房地产相关部门人士会借机了解呼市取消限购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做相关参考研究。”
李国立告诉记者,此次在呼市考察的主要内容将涉及到从呼市实行限购以来,新房、二手房交易量、价格以及价格波动情况,库存以及去库存情况等市场相关数据,还有呼市的人口规模、人均收入和消费指数等经济指标。
“除了这些基本数据外,政策层面也会了解一下,领导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和评价,比如当地居民和媒体的看法,看看放松后的影响有多大。”李国立说,地方住建部门对呼和浩特比较关注,毕竟这是首个取消限购的城市。
在公开回应取消限购一事时,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处长冀罕钢表示,“该举措完全符合国家相关部委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房产限购的文件第一次注明限购时限为一年,以后的文件中没有强调时限,只是要求各地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控。”
呼市公开取消限购,让地方政府看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样本。
上述国土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会后他将考察呼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参考作用,因为多数城市目前还不可能取消限购,但大家都有兴趣了解呼市能够成功松绑的原因,做个对比就知道,我们有没有可能效仿。”
北京一家房地产央企高层则对记者表示,今年初住建部提出的双向调控、分类调控,其实意思已经很明确,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政策的方向,虽然住建部对要求取消限购城市的考量会十分慎重,“但这只是时间问题。”
“中央和住建部的顾虑,已非限购本身带来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明确放松限购后承受的舆论压力太大。”一位接近住建部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放松限购对于楼市成交作用不大,但是口子一旦撕开,会有很多城市跟风。
多地存松绑冲动
“目前,呼和浩特停工和烂尾的楼盘几乎随处可见,我们虽是本土开发商,但早在去年就已经不做呼市的项目了。”一位主要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开发项目的地产商对记者表示,尤其是呼和浩特的如意开发区和金桥开发区,情况更是“惨不忍睹”。
上述开发商告诉记者,呼市很多人都拥有两三套房,2011年之前,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当地一大批参与能源开发的人群暴富,这些人纷纷投资房地产,需求一度很旺盛。同时,政府也借此大搞城市建设,出让大批土地建开发区。
据媒体报道,2011年前后,呼市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支撑了楼市购买力,房价出现快速上涨态势。在远离城市中心区的如意开发区,新房价格最高时每平方米接近1万元。
但是,上述开发商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随着能源及相关产业的消退,房地产购买力迅速下降,之前的投资客开始抛售楼盘,但与此同时,楼市供应量却在这一年前后进入高峰期,供需失衡。
“呼和浩特楼市当前面临的不是供应过剩的问题,而是崩盘风险,这一点比同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好不了多少。”上述开发商表示。
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房地产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资源型省份,如山西、陕西;以及人口吸附能力不强的区域,如东北三省、西部地区;还有河北、沈阳等老工业省市,供应过剩是楼市通病,部分三四线城市如鄂尔多斯、神木和榆林,楼市已经崩盘。
此外,因供应过剩,如温州、杭州和无锡等长三角城市,房地产购买力减弱,楼市也陷入深度调整期。
“这些城市都有强烈的放松限购的冲动,但还是会看中央部委的意见。”上述研究人士认为,目前地方经济下滑的程度已超出中央预期,中央重提7.5%的GDP增长下限,并通过调整货币工具来定向放松,而各地方近期也相继出台了棚改等一系列稳增长的举措,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的风险。
上述研究人士预测,未来若经济继续下滑,不排除会有更多地方学习呼和浩特。但目前,大部分城市更愿意暗中松绑,既能减少舆论压力,又可以达到松绑的效果。
实际上,广州、无锡、太原等多个城市已经开始暗中松绑限购。7月1日,厦门房管局内部人员也向记者透露,限购在流程操作上有一些放松,去办事窗口就知道,但在电话咨询时,答复则依然是没有放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