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深圳,近年来随着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入不断加快。不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圳也面临着房价过快上涨、土地空间日趋饱和等难题。
无县可改区的尴尬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空间不足。数据显示,深圳的全市面积为1990多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上海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北京是16800多平方公里,广州是73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深圳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或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
再看一下目前最具竞争力的几个二线城市,天津11760平方公里,南京6597平方公里,杭州16596平方公里,武汉8494平房公里,苏州8488平方公里,重庆和成都面积更是深圳好多倍。
根据记者的统计,在目前城区人口规模超过500万(包括接近500万的杭州)的主要一二线城市中,深圳无疑是面积最小的。即使在所有的一二线城市中,深圳面积也仅略大于厦门。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900平方公里。早在2005年,深圳市即将全市陆地总面积50%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共计974.5平方公里。这也意味着,深圳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已经基本饱和。缺地,成为深圳最大的瓶颈所在。
深圳市域面积小,是个历史问题。30多年前设立经济特区时,政策规定是一个经济特区只能带一个县,比如深圳管辖宝安县,厦门带同安县,这两市总面积都在2000平方公里以内。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率还很低,城市规模普遍都不大,深圳市域面积狭小的问题还不明显,但现如今,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人口往一二线城市流动,中心大城市对外扩张不断提速。在这个过程中,大城市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不断把自己辖下的县、县级市纷纷改成区。比如武汉、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这些大城市,原先辖下都有大量的县(县级市),但现在都改成区了,成为“无县城市”。
相比之下,早在20多年前,深圳就已经是“无县城市”。1992年,深圳下属唯一县宝安县就改成了区。近几年看着其他大城市纷纷吞并自己下属的县,深圳早已无县可改了。
反映在房地产市场,土地资源稀缺,外来人口购房需求大是导致深圳房价过快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别的城市都有大量的土地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但深圳除了前海,这几年供地产开发的土地很少。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预测显示,未来几年,深圳每年实际仅有0.33平方公里的新增住宅用地供应,几乎无地可供,房地产住宅项目90%来自旧改。
面临用地窘境,未来5年深圳将继续填海工程,按照2016年6月出台的《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圳将再填海50平方公里。
合并东莞、惠州不可能
不过,填海造地需要时间,不是马上就能用,即便未来都填好,50平方公里也不多,相比深圳产业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流入,更显得“杯水车薪”。所以在没有县可改区的情况下,能否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引人瞩目。在深圳土地稀缺的背景下,近几年呼吁深圳合并东莞、惠州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
大城市通过合并其他地区(指吞并辖区以外的区域)实现自身发展空间的拓展不乏先例,比如今年为了成都新机场的建设和天府新区的发展,将原先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更早之前的2011年,通过三分巢湖,合肥和芜湖、马鞍山都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不过,相比之下,深圳要合并周边的东莞、惠州“却难于上青天”。根本原因在于,深圳经济财政上直辖与行政上省辖之间存在着较大冲突。广东是沿海发达地区中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粤东西北地区仍十分落后。广东要平衡东西北落后地区的发展,就需要加大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而省级财政主要来自珠三角,但由于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在税收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不上缴所在省,广东省级财政就主要靠广州和东莞、佛山等地来贡献,尤其是广州作为长子责无旁贷。
另一方面,深圳周边的东莞和惠州同属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在深圳计划单列的情况下,将东莞和惠州并入深圳,对广东省级财政而言,无疑是少了重要的财政贡献来源,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增大省级财政压力。因此,深圳向别人要发展空间几无可能。
在现有的计划单列体制短期内难以调整的情况下,未来深圳要进一步拓展空间,除了继续填海、陆地整备外,还可通过打造大都会圈等形式,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融合与一体化。深圳与周围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已十分紧密,实现了“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局面。比如华为的总部在深圳,但生产基地放在东莞。
将更多生产端环节转移出去,深圳自身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突破地理空间和行政区划的束缚。
目前,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的合作正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今年初在广东“两会”上表示,深圳将加强同东莞、惠州的合作,主要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共治环境的基础上,让各方人口“相互进入”。眼下,深圳地铁线路正在延伸至东莞、惠州,也是希望缓解自身土地空间不足之困,同时带动三市共赢发展。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