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较大的下行压力,全市经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活力增强”态势。
2017年,是成都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当前的成都,经济回升趋强的态势更加明确,发展的有利条件更加集聚。如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奋力推动成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昨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不只是总结2016年的经济“成绩单”,更是积极谋划和部署2017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在新的征程上,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壮阔征程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扩大有效投资
壮大提升实体经济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产业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仍是当前稳增长的关键。
成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投资仍是稳增长的“底盘”。2017年,我市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00亿元,增长10%以上,力争9400亿元。
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要狠抓项目牛鼻子,为我市经济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引进更多的 源头活水 。”市投促委主任丁小斌表示,2017年全市投资促进系统将紧紧围绕“157”总体思路,紧盯具有全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着力“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才引智”,建立完善重点产业协调推进机制、市区联动机制、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和“出勤率+签约率+开工率”综合考核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大力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和优质项目。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抓好工业投资,继续开展工业“竞进拉练”,加强项目精细化服务,突出项目跟踪督查和协调服务,重点推进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新都区区长李云表示,新都区将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坚持工业强基行动和工业倍增计划,深入推进“园区建设年”工作,重点培育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体经济是一座城市繁荣兴盛的重要支撑。“围绕电子信息、芯片等大项目,我们加快引进重点企业,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表示,我们将继续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转换经济发展动能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创新引领行动,继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靠创新。“经济发展活力的增强,创新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郫县县委书记杨东升表示,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要靠创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住经济转型发展,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还要依托在蓉高校资源优势,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2017年,我市将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院校为重点,全面落实共建协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有什么样品质的大学,就有什么样品位的城市。”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与在蓉高校深化合作,加快把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签约高校铺开,并结合成都产业特点与创新发展需要来聚集国内外一流大学。
“我们将依托西南交大,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金牛区区长唐华表示。
扩大双向开放
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年度计划和融入“一带一路”行动,推动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城市。
开放,才能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明年,我们力争确保蓉欧快铁开通1000列以上,进一步优化中线,稳定开行北线和南线,不断提高返程装载率。”青白江区委书记刘筱柳表示。
“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 蓉欧+ 战略,加快构建以 两港三网 为核心的立体式综合型国际化物流体系,持续优化蓉欧快铁中线班列,稳定开行南线和北线班列,力争全年开行1000列以上。”市口岸与物流办主任陈仲维表示,继续积极拓展成都的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网络,国际(地区)航线达98条,力争客货吞吐量分别突破4800万人次、62万吨。
当前的成都,正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走出去”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要统筹好海内海外两个市场,促进对外经济扩展。”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王平江表示。
加快城市功能设施建设
做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启动建设三国蜀汉文化城等一批文化地标,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市民中心、科学馆、自然博物馆等重大功能设施。
“我们将抓住成都体育学院搬迁的重大机遇,将原体育学院、武侯祠和锦里片区打造成为三国文化博览城。”武侯区委书记巫敏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做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等到规划确定后将抓紧实施,“这对传承三国文化、打造文化亮点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聚焦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我市还将加大重大设施建设力度,做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我们将抓好三大枢纽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国际空港枢纽建设、高铁枢纽城市建设、国家区域高速公路枢纽和市域路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市交委主任刘兵表示,下一步,将以新一轮总体规划为引领,加快各项交通规划的修编完善,高点定位,绘好发展蓝图,促进高铁、市域城际铁路、地铁“三铁融合”,共同推动“五环二十五射”高快速路网体系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务求实现新的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 十三五 时期成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形成与各类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深化供给侧改革,还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工成本等,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对市场形成有效监管,有利于市场主体的聚集培育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助推作用。”市工商局局长傅学坤表示,我们将持续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