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一年。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市,这一年在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补短板”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推进“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建设,创建适宜居住、适宜创新创业创造的品质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
六大产业集群 产值均达千亿
实际上,广州的“供给侧”改革远早于今年。连续27年,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均居全国第三。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委、市政府早已自觉将广州放在全球经济动力转换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下去考量,拓展全球视野,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发挥枢纽和中心作用,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发现市场、组织研发、聚集人才。
“十二五”时期,广州金融业增加值以年均13.4%的速度增长,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162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成为全市第六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2011年以来的五年,广州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3%、10.5%、11.6%、8.6%、8.4%)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8.5%、14.5%、10.6%)则从数字上证明了广州经济发展的稳定。
随着广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广州高新区、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创新板块紧密联系,形成创新产业点、线、面结合的格局。这都意味着,广州的经济质量也逐步提升,在“新常态”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发力三大枢纽 助力城市发展
在最新一轮城市规划大纲中,广州新增了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重要交通枢纽两大城市定位。何谓枢纽型城市?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广州打造成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这也是广州目前着力建设的三大国际战略枢纽。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将积极开展“枢纽+”行动,抓紧促进“三大国际战略枢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功能片区开发、重大民生设施和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投资建设,推进战略枢纽创新型经济发展载体和平台建设,把“三大战略枢纽”建成广州“走出去”的辐射源和“请进来”的吸附器,使其成为广州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三大枢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南沙港区三期主体工程完工,全球最大散货运输公司中远海运散货总部落户广州,新增外贸航线8条,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2.3%和5%,分列国内主要港口第5和第1位;广州LG8.5代液晶面板项目投产,广州汽车集团自主品牌和用车产能(新增15万辆/年)扩建项目开始量产;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二号航站楼主体工程顺利验收,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工程已开工建设。
今年底,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广佛线二期将同时开通试运营。届时,广州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08.7公里,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到2022年,广州的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800公里,继续保持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领先地位。
创建宜居城市 提升城市品质
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广州要打造适宜居住、适宜创新创业创造的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广州的吸引力和软实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广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社会民生工程建设方面,今年前7个月,广州市在30个重大社会民生工程上完成投资29亿元,其中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1.55万套,并推出首批600套来穗务工人员公租房。
在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面,到2018年全市将新改扩建129所中小学校,新增提供16万个学位。其中,今年全市就开工完工中小学项目49个,新增中小学学位约2万个。
在提高紧缺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广州市研究制定了《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行动计划(2016-2018)》、《加强儿科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建立儿科人才队伍专项补助机制,推动99.03%的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在养老服务改革方面,广州制定了《关于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
去产能无压力 强实体有信心
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州拥有35个。作为华南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补短板、降成本,却没有多少“去产能”的压力——今年广东省甚至没有给广州市下达“去产能”的任务。
在“北上广深”中,广州房价一直较为平稳理性,这与广州市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不无关系。广州市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坚持去库存和稳市场相结合,多措并举引导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此外,广州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坚持去杠杆与强实体相结合,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强产融对接,推动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上半年,全市直接融资余额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远超上海(29.7%)、北京(0.62%)和深圳(-2.3%);在增量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增直接融资2227.3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66.5%,同比大幅增长28倍。
近年成绩清单
●组建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平台、金融、知识产权、人才、民生和国际合作相结合。2016年以来,广州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84家(总数达328家),2016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年度净增1000家以上)。
●目前。广州市制造业已经形成了5个超千亿元级的产业,超百亿元级的产业多达26个;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几乎占据了工业生产的半壁江山。
未来发展规划
●将提升供给和扩大需求结合起来,在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上下功夫。依托南沙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中新知识城等国家级重大平台,把建设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作为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有效需求的结合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将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结合起来,在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稳存量和扩增量、主动转和被动转的关系,做好服务稳存量,加大力度扩增量,促进稳增长与培育新动能协同共进。
●将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结合起来,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下功夫。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改善营商环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